(上接一版)
帮扶困难职工群众
面对部分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下滑态势和困难职工不断增多的实际,如何发挥好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企业减负、为职工解难,汉中市总工会去年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制定了以“三包四清五到位”为主要内容的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包四清五到位’是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的创新举措,它的最大亮点是具有显明的操作性。正是因此,它促进此项工作从根本上得到了有效落实。”成宝华介绍,“三包”,就是市总工会包县总工会、县总工会包镇(街道办)工会、镇工会包村工会。如此,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在全市工会组织中形成了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清”:一是掌握职工群众困难问题清。二是了解困难职工群众底数清。三是帮扶困难职工群众任务清。四是帮扶职工群众责任清。
“五到位”:一是宣传到位。二是联系到位。三是培训到位。根据困难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搞好技能培训。四是帮扶到位。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摸底排查,更新信息库。截至目前,通过资金、技术、信息就业等各种具体帮扶措施,实现了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全覆盖和帮扶效果的显著提高。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推动4个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五是维权到位。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推进全市签订工资集体协商1760份,覆盖企业4858个,覆盖职工187313人,建制率达94.5%;联合全市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协助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25件,处理群体讨薪上访75起,追发农民工工资1.3亿元,.涉及农民工12000余人。他们提出,并在与市政府召开的第十五次联席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 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意见》,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权,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
开启“2.0”时代
“2.0”时代,是去年汉中市总工会系统干部职工对两个新载体——“互联网+手机报”和“汉台工运”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开通与广泛应用,让大家在享受信息宣传方便中所产生的一种共同感受和切时评价。
“面对工会组织扩大、服务对象增多、工作任务增加,如何推进工会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各项工会工作,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成宝华介绍,为适应新形势,去年他们在全市工会组织中创建开通了这两个信息传播平台。
记者了解到,这两个信息传播平台,在栏目内容设计上主要有工会资讯等版块,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混排等灵活多样的视觉表现方式,不仅全面、及时、准确地将中、省、市各级工会组织的新政策、新情况、新经验,生动有趣地传递给大家,同时让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能够随时掌握社情民意、倾听民声,也给全市各个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并且充分发挥了信息宣传工作“反映情况、服务决策、指导基层”的作用。
“这两种信息宣传载体的创新应用,解决了传递信息内容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又节省成本费用,而且相比其它载体更快捷、更迅速、更有个性”。汉中市总组宣部长吴福杰说,这两个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全市已有近万人关注,因为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服务,被广大职工誉为“身边工会”和“掌上工会”。
成宝华说:“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工作的出彩,让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去年,全市新建企事业单位工会1432个,行业性、区域性工会112个;吸纳新会员44400人,其中农民工会员41000人。”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