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志勇
最近半个月,有这么一则新闻——全国最大的村镇级电商服务平台落户洋县,在陕西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且被大众关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提到电商服务平台,对大众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引起记者好奇的是,它究竟能够给当地带来什么,又为何在汉中首先落户在了洋县?
了解得知,在洋县举行启动仪式及推介培训会的农村电商项目“乐村淘”,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服务农民的村镇级电商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线上与线下资源重新优化,农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当地蔬菜、水果、特产、手工艺品等高效输出。与此,“乐村淘”商城拥有上万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农民可以在体验店下单、支付,享受便捷、实惠、安全的“一站式”互联网消费体验,从而真正实现与村镇用户线上线下有机互动、分享和体验,完成交易全流程无缝对接,方便快捷地解决了农业产品难买难卖的问题。
记者同时获悉,洋县“乐村淘”运营中心也是“乐村淘”电子商务在汉中的第一家县级加盟公司。该中心建成后,有全县农村的合作社、超市、便利店、零售网点等百余家合作伙伴与之签订合作协议。
据此调查后,记者发现这样的好事落户洋县并非偶然。在“乐村淘”落户洋县之前,该县已有全国供销一家、“淘实惠”“乐村淘”京东、苏宁易购等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入驻。
参与电商经营的该县茅坪大山中的青年程军,返乡与妻子一起创立的黑米妈妈绿色食材网店,在持续利用动漫介绍宣传洋县的同时,依托其网上两大店铺批发、零售70余种县域特色农产品及有机产品,目前销售业务已覆盖全国21个省区。
青年陈君创建的京东帮服务店,依托京东商城进行大型家电网购服务,开店半年接单达1400余笔,实现销售额280余万元。
县供销社、陕西周大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运盛供应链有限公司联合投资800万元,创建了洋县朱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的洋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及集农产品陈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中国1号店洋县馆,97种县域特色农产品及有机产品已经对外开展体验服务,洋县黑米、周大黑黑米茶等40余款主导农产品已完成网上包装上架,并开始线上销售。该县争取航天科技集团项目资金60万元,扶持建立的双亚粮油电子商务馆,辐射带动了全县电子商务平台全面建立。
从个例到宏观,记者了解到,该县的电子商务发展局面可谓是风生水起。而他们又是用什么办法赢得了这样的发展生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机遇,能够及时发力,创造了吸引各方力量的好环境。县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新建介绍,去年6月份,他们被陕西供销合作总社确立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之后,便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同时利用作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有利条件,成立了洋县电子商务领导小组,随之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洋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并设立了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引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组织开展多期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传授网店开店及经营管理经验;带领大学生村官、网上青年创业骨干,多次赴甘肃、北京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迅速在县内掀起了青年网上创业热潮。
目前,该县在乡镇(街道)建立的20个镇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站和2个乡村旅游接待站,已经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的全域覆盖。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助推该县有机产品走向全国,使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而且促进解决更多的人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电商平台,人人都成为了企业老板。
“洋县的电商虽然刚起步,但我相信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黄新建说,下一步他们将持续致力于打造“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真正把电子商务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