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花钱买罪受——新、马旅游囧事多

2023年09月12日

听说西安某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奢华型旅行团要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我缴纳了4400元的团费(六十岁及以上年龄的人还要缴纳300元的附加费),很想体验体验“奢华”的旅程。

但是,当我从西安坐上新加坡虎航的廉价飞机后,就有一种对“奢华”的疑虑了。

飞机很准时,正点到达亚洲最发达的城市之国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旅程是轻松的,愉快的。尤其是新加坡非常整洁的市容市貌,给所有来到新加坡的游客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可是当我们第二天下午提着大包小包赶到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接壤的海关办理出关手续时,立即被长龙一样等待出关的游客队伍惊呆了,当然这些数以千计的长队基本都是来自中国的游客,新加坡当地人是随到随签的,根本不存在排队等候的问题。新加坡海关很聪明,他们才不敢得罪“自己人”呢,得罪了“自己人”,就可能失去选票。而中国游客能把他们怎么样呢?至多告诉他们的家属亲友,再也不到新加坡去旅游了。

我在这个号称世界级的发达国家新加坡海关憋着尿站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了通关手续。

我们一路狂奔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马六甲海峡,天空的星星正在向我们挤眉弄眼,月亮轻轻地叹息着。因为我们很不幸,看到的只是茫茫的黑夜,马六甲是一个什么样子,没有人能用肉眼看到,只能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

马来西亚方面派来的是一位貌不惊人、却也算很敬业的年轻女性导游,和中国国内的大多数导游一样,她把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以半调侃的话语介绍了一遍,又开始介绍马来西亚的土特产品了,当然更少不了带领我们去所谓的指定销售点。

从“千里追风油”到一根什么树根,包括盛产于南非的钻石首饰,都成了马来西亚旅游销售点的推介产品。只是这些“南征北战”的旅游者已经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花钱上杆子的基本都是些初次出来的“傻子们”。

于是我们一行十八人被冠以“空军”的光荣称号。这是我第一次享受如此“高大上”的称呼,当时心情很激动,也很感激马来西亚这位看起来并不算多“油”的年轻导游。

在一家首饰店,我们就像到了香港一样,被关在房子里,我一打听需要“耐心”等待一个小时,于是干脆就坐在地上,不曾想因为有碍观瞻,两次被这家只会给游客“卖”东西的“专营”商店的工作人员“轰”了起来。当我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这家除了游客再无一个当地顾客光顾的商店时,导游的“圆脸”已经开始变成“长脸”了。

我仔细查看了旅行社提供的旅游路线图和相关的文字解释,也对照着查看了已经光顾的旅游景点,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甚至连马来西亚的导游也在车上感慨说:我也想不通,你们大陆的旅行社是咋给你们介绍景点的,其实有什么呀,就是一个街心花园。像所谓的独立广场,几亩地的草坪上竖立着一根旗杆,可是在旅行社的游览项目介绍上,却变成了一个历史遗迹和文化游览的著名景点。难怪人们来到独立广场,无不感到莫名其妙。

我大致计算了一下,五天的新、马行,我们参观包括像独立广场这样的“景点”,一共花费了我们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而购物却花费了至少10个小时。但最纠结的还是旅途的艰辛和那些不该被占用的宝贵时间。

回来的那一天,我们凌晨五点起床,六点半出发,先是从马来西亚驱车四个半小时到了新马大桥,车堵一个多小时后,再到马、新海关通关一个多小时,然后赶到机场,坐飞机五个小时到达西安。不曾想新马五日行,居然有整整两天是在通关的路途上,这还不算坐在大巴上的时间。我估计这次出行120个小时,至少有60个小时是在路上,有30个小时是在酒店的床上,有20个小时是在指定的购物点里,有5个小时用来尿尿,只有5个小时是用在旅游景点上。

在一家专给游客卖珠宝首饰的“专营”店里,因为货品质次价高,我们团18人不但没有一个人出手,而且还有一位美女把“关门打狗”式强买强卖行为通过越洋电话打到西安,难怪不到一个小时,导游就匆匆忙忙挥手让出来了。我起初以为这个名叫小红的导游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好人。结果呢,她的确还不是香港那种满嘴跑火车的导游。但是她同样很生气,在车上就开始教育我们了:“你们有什么事请完全可以冲着我来,为什么要告我?我已经接到电话了,你们团里有人把电话打到你们旅行社了,说我强买强卖。你们好好看看合同嘛,来马来西亚就有购物的条款嘛,低价旅游主要就是购物嘛!”全车的人都很惊讶,没有谁知道是团里哪一个人告的状。

一位美女立即据理力争了。

她说我打电话是因为你说我们就是购物团,可是我当初报名时不是这样。导游继续说:“我没有强买强卖,只是店里有店里的规矩,他们给我们公司有赞助,我们总得礼尚往来、相互配合吧。规定一个小时,你不买我也没有说你呀?”

所有的游客不是拒绝买东西,到任何一个地方,其实都会有购买的欲望。因为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产品。然而由旅行社所推介的“专营店”,游客已经看腻了。这些所谓的专营店,和旅行社勾连在一起,以虚假的广告和卑劣的手段给游客洗脑,再进行“关门打狗”式营销。这种来自中国大陆的“鬼把戏”早已经玩不下去了,被广大的游客弃之如履了。不曾想它在香港红火了一阵子并以“人命”为代价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后,又在东南亚开始发扬光大了。

我在马来西亚一家专卖塑胶枕、塑胶床垫的店里,真的已经被经过专业训练的营销人员的一番话打动了,当我正准备破费时,一个营业员的一句“骚情话”引起了我的警觉。这位营业员说:“我们的产品都是给游客准备的,外头人想买还买不来呢。”

什么买不来呀?但凡是一件商品,总是希望顾客越多越好,哪有卖面的害怕顾客吃八碗的奇葩故事呢?真的按照这位营业员所言,我们凭什么享受这种特权呢?

于是我对这位伶牙俐齿的售床精英说:“我们还是把机会留给那些后来者吧,不然的话,我们岂不成了特权阶层吗?”我的几句话,把营业人员噎得没有再敢说一句话。

旅游购物不是事儿,事儿就在于旅行社和这些来路不明的商家形成了一个肮脏的利益链。受害的不仅是游客,而且还有当地的经济。

与香港我所见到的导游相比,马来西亚的导游还是比较“诚实”的。2004年夏我在香港旅游,一位女性导游在车上忽悠了一阵后,发现大家对“由司机带来”的纪念品不感兴趣后,立马像一头饿极了的雄狮,咆哮着喊道:“你们来到香港想什么呢?难道就想着占便宜吗?”在几乎全车人的强烈抗议下,她才灰溜溜地下车走了。当时我就铁口断言,香港的美好形象迟早会毁在这帮导游的嘴里。果然自2014年开始,去香港的游客已经开始明显减少,尤其是大陆参加团队旅游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少。

说一句公道话,马来西亚的这个小红导游还是比较直率和老实的,不管在车上发生了什么争执,在后来的行程、包括我们回家的路上,她始终没有出什么难题,该做的事情一样都不少,一点都不差。放在大陆,也许早就有人把游客放在半路或者给游客“穿小鞋”了。

马来西亚的导游没有这样做,他们毕竟没有经受过中国文革时期以及文革以后扭曲的教育,他们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更何况把游客带到他们设的“专卖店”陷阱里,并不是小红的主意,而是她所在的公司和中国公司之间所达成的“协议”。在这个链条上,导游只是一个能分一杯羹的小角色,大角色我们是看不到的。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像购物这样十分简单的事情,居然在旅游行业成为问题?

其实这都是“孔方兄”惹的祸。而其之所以能形成旅游行业的恶性循环,还与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健全和政府监督的严重缺位有直接的关系。

就像马来西亚那家塑胶床枕“专卖点”的营业人员所言,我们就是针对游客销售的。为什么有人把游客当成了唐僧肉?我且告诉你,就是旅游行业少数企业的垄断经营结出的恶果。

试想,任何一个开放的社会,咋会在一个上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只有区区几家可供选择的旅行社呢?那个所谓的准入制度,保护了这些垄断企业。他们在利益面前,同样不嫌钱多,同样唯利是图。于是就有了“大钱小钱一起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维定势和对游客的封闭性管理。游客一旦在这家旅行社交钱报名,就至少在旅游期间成了他们可以任意摆布的木偶。

尤其在中国,监管在十年前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后来有了改进。但是,官本位所形成的傲慢和懒惰,已经病入膏肓了。对旅行社的监管基本还局限在“衙门”的水平上,没有几个政府人员能深入到游客当中了解民情,制定更加合理的法规进行约束。

诸位可以仔细看看这些东南亚国家的接待人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或所谓的“华侨”。于是就只有找能沟通的“自己人”了,于是就形成一个中国人坑中国人的海外奇观。

配图 桂璐

诸位要问了,旅游环境如此恶劣,那些吃着皇粮的旅游管理部门咋就无动于衷呢?当然也不是。为了整顿和规范中国的旅游环境,国家在去年专门出台了新的《旅游法》。可是按照随团领队的说法,《旅游法》公布后,因为旅游价格遽然提高,旅游公司竟然门可罗雀。后来把价格降低了,游客才逐渐多了起来。对此我没有调查研究,但以日常所见所闻,估计这位领队的说法不是太准确。因为潜在的游客中,已经有相当一些人追求的并非是低价出游,他们对旅游的舒适度的要求十分迫切,只要旅途舒适,多花点钱并无不可。所以旅行社以低价“血拼”的经营思路,其实正与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如出一辙。几乎没有几家旅行社坚持品牌优先的经营思想。以至于在旅游行业,没有一家有品质的公司,更没有一家令人放心的公司。

凡是参加过国内旅行社旅游的人都应该清楚,任何一次旅游将要结束时,全陪的领队和地接导游都会给游客发一张所谓的意见征求表。地接导游就盯着游客填写,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游客还能如实地填写自己的意见吗?所以这种意见征求方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形式主义的产物。可是,我们的旅游部门却对此乐此不疲,屡屡发布游客关于旅游的满意度公告。

我曾在香港导游发放的游客满意度调查表上明确划上“不满意”的选项,结果被导游这样教育:“你以为你是谁呀?我辛辛苦苦为你服务,到头来竟然得到的是一个差评,你这人的良心坏了,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我对他说:“你不配说良心二字。”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有着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选择报名时,就很用心地盯上那些低价旅游。包括“零团费”这样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却屡屡有人报名参加。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小农经济思想如汪洋大海一样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小农经济思想的侵染。那么什么才是所谓的小农经济思想呢?说白了,其实就是贪图小恩小惠,不相信市场规则。这个世界不存在“物美价廉”的事情,一分价钱一分货。可是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却总会有人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这就是权力经济对市场经济的腐蚀和诱导。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坚信这样一个普世价值观:有权就有便宜事。

包括那些国有的旅游公司,在游客报名时,也会经常夹带些权力所开设的低价团。试想,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普通人当然不会相信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了。因为金钱在中国,并非万能,还有比金钱更有作用的,那就是权力。

最后我要说说对新、马的观后感了。

到了新加坡,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这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很高,街道上没有任何非法摊点,更没有随意停车的现象。整个大街花团锦簇,一派整洁、温馨的现代景象。

新加坡导游很热衷向游客讲解新加坡的鞭刑。

那些触犯了法律的人,有一些就要受到被水浸湿了的皮鞭的伺候,据说三鞭子就会把人的屁股抽出血印来。

所以新加坡人很少有人以身试法的。

但我对此不太赞同。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新加坡刑罚更残酷的刑罚,如伊朗的石刑。可是照样有人以身试法。人群中总会有百分之十几的人长着一副猪脑子,他们做事并不考虑什么后果。

但我的看法不仅如此。我以为,新加坡的鞭刑只是他们的刑罚中的一种形式,根本的意义不是鞭刑有多么厉害,而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整个社会没有法外之人。包括像吃口香糖和抽烟这样的轻微违法行为,在新加坡都会被严格执法。

至于马来西亚,就更使人感慨了。马来西亚有大约百分之二十几的华人,马来人占百分之七十。这些皮肤黢黑、棱角分明的马来人做事的确很慢,他们似乎没有中国人那种心急火燎的样子。可是,他们也不会有中国人的精明和投机取巧的本事。一间小店铺,物价都是公开透明的,既不搞价,也无欺诈。整个马来西亚的气氛都是祥和的,慢节奏的。他们所吃的食品也是基本放心的,他们所呼吸的空气也是基本无害的。

以马来西亚的人均收入,大概比中国高出两倍,可是马来西亚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基本没有以牺牲环境换取GDP的高速膨胀。 □高均善

上篇:没有了
下篇:腊八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01601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1/15/1215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