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读书多用“边角料”

2023年09月12日

对于上班族而言,8小时的上班时间要“务正业”,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还要花时间来完成辅导孩子学习、陪家人、走亲访友等事情,又有几个人拥有大块大块的时间来读书呢?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利用“边角料”时间来读书,才能达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目的。一位美国作家曾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天1小时能节约两分半钟,那么,每天就可多出1小时,一天不再是24小时而是25小时了。在我们所熟知的中外名人的不懈奋斗过程中,他们都十分珍视“边角料”时间,不放过任何能用来读书学习的时间: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少年时代,边在火车上卖报维持生计,边利用极少的空闲时间来读书自学,做试验,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列文虎克中年以后的日常工作是在他所生活的代尔夫特市政厅当看门人,但他把每天工作之余的时间用在磨镜片和研制显微镜上,并用自己研制的显微镜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他的学术成就轰动了当时的学术界,成为世人敬仰的显微镜学家和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其实,读书的时间无处不在,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想拾取,想占有,想积累。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叹息时光的飞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相形于现在的生活,如果不做个珍惜时间的有心人,时间就会从电视遥控器、电脑鼠标、智能手机以及觥筹交错和麻将牌局中悄悄地溜走。假若,我们能从泡沫电视剧、无聊的游戏、过剩的网络信息、劳心的应酬和毒害人的赌博中走出来,每天阅读半个或1个小时,也就意味着两周能读完较厚的1本书,一年就能读书25本,10年下来,阅读量将蔚为可观。

或许,有人会说,用“边角料”时间读书,读读停停,阅读效果不佳,同时难免扫了人的雅兴。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适当地调整一下阅读的内容:早晨上班前的时间可以用来背诵需要记住的短小经典的知识,工作完成后的放松间隙可以浏览报纸,晚上睡觉前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大部头”的书籍,甚至上厕所的时间也可以随手翻阅杂志。所谓开卷有益,只要时常阅读,总比不读书强。正如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对于一个有上进心、不甘平庸的人,见缝插针地读书只不过是磨砺人成才的一个苦难经历。

抓住每天的“边角料”时间读书,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对个人毅力和恒心的考验。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可以想象,两万小时的锻炼,是怎样的漫长、枯燥、无趣,甚至绝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但把这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时、1小时而已。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利用每天的“边角料”时间,来阅读学习自己感兴趣领域里的知识,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大任不会不降于你我。 □王宝成

上篇:书法
下篇:《战争与和平》的若干次经典改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016012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1/27/1219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