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2015年各地公布的工资指导线相比2014年多持平或下调,这一状况已是连续第二年出现。有机构预测,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利润空间缩小,支付能力下降,更多企业将采用减少调薪次数和降低调薪覆盖率的方式来减轻企业的营运压力。在就业压力增大背景下,2016年多数企业对调薪也趋于谨慎。
向下 整体工资指导线降低
企业工资指导线由基准线、上线(又称为预警线)和下线构成。它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可作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的参考依据。
记者初步统计,2015年各地公布的工资指导线相比2014年多持平或下调。例如,北京2015年工资增长基准线由去年的12%降为10.5%;上海2015年基准线为10%,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广东2015年基准线为8.5%,较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新疆、天津、山西、陕西这4省市基准线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降幅最大。除了政府制定的工资指导线的下降,从机构调研数据也可以看出,经济增速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已经对薪酬增长造成影响。
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经济在总体平稳基调下继续呈现弱势,企业投资状况与盈利状况均受到较大影响。多数地区2015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涨幅为持平或下调,更多企业在调薪方面趋于保守,预计2016年调薪幅度仍会有小幅下降。
这与政府方面给出的解释趋同。云南省2015年企业工资增长上线为17%、基准线为10%、下线为3%,分别比2014年低1%、2%、1%。对此,云南人社厅表示,云南省2015年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和发展压力较大,政府促就业、稳增长压力较大;同时,云南省2015年度GDP、劳动生产率、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均明显低于2014年。
事实上,从历史数据看,经济形势与薪酬趋势的相关性比较明显。韬睿惠悦此前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的年薪酬增长率在2011年出现峰值11.6%之后,开始放缓,从2012年开始增幅仅为个位数,2012至2013年大概是9%,2014年是8.8%。前程无忧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企业调薪平均幅度为7.6%,较2014年下降0.5个百分点。而预计2016年企业的调薪幅度依旧维持下降趋势,将降至7.3%。
分化 行业间涨薪幅度差异明显
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制造业等部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陷入低潮,而互联网、生物医药等行业则“逆风而上”发展迅速,行业间涨薪幅度分化明显。
《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行业间频现以高薪、股权期权激励等为诱饵的“抢人大战”,推动金融行业的涨薪速度遥遥领先。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高科技行业再次迎来较多发展机会,员工薪酬也是水涨船高。生物医药行业的稳健发展也为员工涨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引擎,员工薪酬亦平稳增长。但与此同时,制造业受冲击尤为明显,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开工不足,部分岗位被取消或缩减,薪酬增长放缓。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