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
随着企业经营形势的持续恶化,关中“老四局”纷纷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旨在通过外部创收,提高效益,渡过难关。
“走出去”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实事求是地讲,以目前国企职工的性格来看,“走出去”主要是被动为主,企业不得已而为之,职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如当年老祖宗闯关东、走西口以及下南洋一样,外出谋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有多少人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当然也有很多人创下了万贯家业。
“走出去”是大势所趋,犹如历史的滚滚车轮,谁也挡不住。面对当前“走出去”的内外客观形势,我们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坐以待毙,而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与魄力,锐意进取,主动作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笔者认为,“走出去”需要谨慎。因为“走出去”是先行者,成败关乎企业的未来,寄托着干部职工的希望,影响着干部职工的信心。“走出去”更需要注重战术方面的机动运用,注重多方面的支撑,比如对方的需求、集团的协调、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周边关系、必备的资质、严格的管理、良好的设备、过硬的队伍、成功的案例、坚强的后勤保障等等,这些缺一不可。在以上因素中,过硬的队伍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压舱石,而良好的生产施工技术是构成过硬队伍的先决条件,没有一支与企业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做支撑,企业“走出去”战略将难以实施,转型升级将无从谈起。
煤炭行业的严冬还在持续发酵,伴随的是大量私企倒闭裁员、国企关停并转人员分流,可以说在未来几年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煤企职工,苦练内功、学好技术本领才是生存的王道,才能在波涛汹涌、危机重重的经济大浪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才是对“走出去”的刚性支撑,对企业最大的支持。
(作者为澄合多经公司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