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最近变得开朗多了,也更加自信了,年前期末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二名,今年中考应该会考一所理想的学校……”3月1日,西安新丰镇机务段团支部书记王军像往常一样来到西安市临潼区土桥中学,来接他的学校团委书记孙昭边走边跟他聊起薛静的近况。
27岁的王军,平日里担当西平线新丰镇至彬县间的值乘任务,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土桥中学的“弟弟和妹妹”,所以只要休假他都会来学校看看他们。薛静就是“弟弟和妹妹”中的一员,15岁的她是土桥初级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家住骊山深处的仁宗街办茨林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除了上学外,还要照顾奶奶、看妹妹、干家务。王军说,“小姑娘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内向害羞,怕与人接触,我们跟她说话,她只是不停地搓手,连头也不敢抬。”老师告诉王军,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薛静比较自卑,学习成绩也忽上忽下。
2014年初,新丰镇机务段的爱心社团,就将薛静确定为帮扶对象,每学期对其资助500元。可是随着“爱心社团”公益活动的不断深入,王军等骨干成员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单一的经济资助只能缓解一时的困难,而帮助这些贫困学生树立对生活的憧憬,帮他们建立阳光的心态和自信,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这些孩子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鼓励、渴望得到温暖、渴望获得安全感,我们就觉得献爱心不仅是经济上的救助,更需要我们付出心灵上的人文关怀。”于是,平日里,王军会和爱心社团带着小礼物去学校看看薛静,并给她辅导功课;节假日,王军会和爱心社团的成员一起为薛静送去米、面、油,还带去精心挑选的学习书籍,帮她打扫卫生,给她讲讲外面世界的精彩,鼓励薛静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薛静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这些大哥哥,也喜欢大哥哥讲的外面的世界,哥哥们答应我等我中考结束后就带我到新丰镇机务段参观,去看看火车头是什么样子的。”
“在提供经济帮助的同时,通过努力付出,让这些孩子得到心灵上的快乐,这会让我们更有成就感。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我们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实际上也帮助了我们自己,这也是我们把这件事长期做下去的动力。”王军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钟洁
王军(中)利用休息时间为薛静(右一)辅导功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