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宪博·
父亲像山,在我迷茫和无措的时候,父亲给了我坚实的靠背和支撑。
——题记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听着这首歌,眼前总会浮现出父亲的身影。父亲,一个多么熟悉而又神圣的字眼。关于父亲,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要讲。
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从我记事起,父亲总是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地操持着我们这个家,二十多年如一日。父亲把毕生的心血都挥洒在这里,亲身经历了煤炭事业的蒸蒸日上,亲眼目睹了矿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热爱这片曾经耕耘过的土地。直到我长大成人,回到矿山,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沿着父亲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的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父亲对矿山的这份眷恋和深情。
煤矿,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从小我好像都生活在和煤矿密切相关的环境下,爷爷是煤矿的老矿工,如今已耳聋眼花的他提起上班时的种种眼神中还闪烁着熠熠光辉,我可以感觉得到,那应该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页。父亲是家里长子,理应接爷爷的班,17岁,父亲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从此,踏上了他的煤炭路。
听母亲说,父亲最开始是在单位开内燃机,常常在完成工作后帮着妈妈铲沙子石子,就这样造就了父母的爱情,再后来,我便对父亲的印象越来越模糊,因为单位的破产,生活的拮据逼得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记得我才上小学,全家住在不足20平的小房子,每天就只有妈妈忙来忙去,我对父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在我睡眼惺忪时父亲握着我的手说:爸爸回来了!
2001年,我13岁,父亲到苍斜煤矿干临时工,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买了摩托车,我也上了高中,那时的我也和父亲没有太多的交集,我只记得父亲和别人的父亲不一样,父亲很白,每天下班回来头发都湿漉漉的,正值壮年的他鬓角已生出了些许白发。放假时,我笑问父亲:您怎么那么干净啊,比我妈都洗得勤,父亲笑。他总是不和我解释那么多,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明白,父亲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就上班去了,还没待太阳完全升起就进入到了那漆黑的井底,伴着他的只有那块块乌金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唯一的光亮只是头顶那一盏小小的矿灯。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我和妈妈都不说,可我们知道,我们盼的是那声摩托声,只要听见那声音,妈妈的心也算是放到肚子里了。可是父亲总是笑呵呵的,他总是说虽然累点,可日子越过越好了!于是,我明白了一句话:常年地下采能量,青春熬成两鬓霜,污衣墨面终不悔,唯愿世间多光芒。
2002年,黄陵一号煤矿招工,这对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的父亲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一番努力,终于,我家也是出了一个正式职工,全家欢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渐渐挺起了腰杆,渐渐摆脱了贫穷。按父亲的话说,这不仅仅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善,更是让父亲实现了人生价值。家里的证书奖杯一本本一个个都见证了父亲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以及它带给父亲的成就感,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得到父亲越来越自信了,是煤矿,让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人真正地挺起了胸膛!2012年,我大学毕业,也招工到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怀揣一个伟大的梦想,准备实现一个宏伟的报复,可不曾想我被分到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岗位,起初的我懊恼,无措。我听得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你都有义务让你的生活精彩!努力吧,闺女,是这个煤矿,给了你现在这么好的生活。你也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好好工作!很简单朴实的话语却给我带来了深深地震撼,慢慢的,我好像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两岸青山巍巍而立,清风徐来,夹杂着青草地上泥土的清香,在那下面藏着的是宝藏,是多少人的希望,于是我开始感恩这片矿山,感恩我是如此的幸运,生为煤矿工人的女儿,感恩我可以子承父业,感恩那数以万吨的煤炭宝藏。
面对这座矿山,父亲是深沉的,但我却读懂了这份沉甸甸的付出和喜悦,那么有滋有味,同时我会沿着父亲的足迹,继续书写自己的辉煌。
(黄陵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