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毫发之间的广阔天地

——记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张新停

2023年09月08日

他是一名技校生、普通钳工;

他能用钻床在气球上给白纸钻孔、能在生鸡蛋上钻孔蛋清不溢;

他不到30岁就成为技师,十几次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技能大赛都满载而归;

他是“全国技术能手”、央视“状元360”中国超级钳工争霸赛擂主、第五届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之一;

他是实至名归的三秦大工匠——

工作中的张新停

从1992年华山技校毕业算起,张新停在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他对技术的孜孜以求,缘于一件T恤。1995年,当时的华山厂举办了一次青工技术比武,自我感觉良好的张新停心想:凭着在技校的扎实功底,好赖也会得个前三名。最终他如愿获奖——纪念奖,奖品就是一件T恤。看着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工友取得的好成绩,张新停心里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技术一流的钳工。”

在气球上给白纸钻孔

在经历了“T恤事件”后,周围的同事很快发现,张新停变了——不再三三两两喝酒打牌,不再对工作漫不经心,不再做事浮躁了。为了实现“做一流钳工”的梦想,一向毛躁的张新停会将工件棱角上细小的毛刺用心锉掉,直到手摸上去感觉不出来为止。他开始处处向师傅请教技术,边学边干边摸索,遇到难题,他甚至走路吃饭都在想解决办法。

为了追求至高技术,就是在父亲住院期间,他坚持每天晚上去医院陪护,清晨赶回单位上班,一个多月没请过一天假。这期间医生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看着父亲忍受病痛折磨,他心疼不已,心想:“家里的事再大,也不能耽搁工作上的事情。”就这样,张新停这一年仅春节在家里住了几天,其余350天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照顾父亲。

正是这种对技术的孜孜以求,使张新停练就了一项项绝活。“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打眼”,钻头一旦打下去,就像开弓没有回头箭,位置、角度、力度都要把握得非常精准,做到心手合一,一气呵成,稍有心浮气躁,产品就报废了。作为一名钳工,张新停可以用钻床给气球上的白纸“打眼”,锋利的钻头划过,白纸开眼了,气球却依然完好无损。

尽管张新停在工厂从事的是辅助工种,但凭借着对精度的准确把握,他在毫发间展现了工匠对于技艺的至高追求。

他只和头发丝比粗细

张新停所在的工厂主要是研制和生产多种型号的弹药,有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配备在“9·3”阅兵中的99A主战坦克、155自行火炮等现代化装备上。这些弹药要想达到设计要求,做到精准打击,有效摧毁目标,从各个零部件到总装完成,都需要使用特殊的测量工具来保证它们的精密度。

张新停的主要职责就是制作这些量具。没有高度精准的量具,就不会有合格的产品。

(下转二版)

上篇:习近平离京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
下篇: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3/2016032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3/29/1209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