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毫发之间的广阔天地

——记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张新停

2023年09月08日

(上接一版)

合膛规是一种非常精密的测量工具,对每发弹药进行最后的把关,只要从合膛规中通过的弹药,就能适用于所有同类型的火炮。一旦合膛规的尺寸出现偏差,没有检测出不合格的弹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后果不堪设想。张新停带领攻关小组想方设法减少各工序加工精度对装配产生的影响,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反复装配调试、修正研磨,一遍不行两遍、三遍,装了拆、拆了再装,彻底攻克了合膛规装配加工出现的一道道难题。该量规的装配调整操作法被命名为“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

增力夹具是张新停所在的分厂承接上海某公司的高新民品,产品装配完成后试验,仅能达到进口产品性能的60%,无法满足指标要求。张新停带领徒弟对该产品进行攻关,在反复试验修配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楔形块和三角形楔块的配合是线接触,于是大胆对三角形楔块角度进行修研,使楔形块和三角形楔块达到100%面接触,并对各工作面进行精密研磨,减小作用面摩擦力。改进后的增力夹具性能达到进口产品的95%以上,实现了该产品的国产化。

某全形卡规是一种专用量具,形状复杂,尺寸要求精度极高,即使每个尺寸加工到公差范围内,也会出现精度不准,钳工修研时很难控制,多年来该量具都难以加工出合格品。为了攻克这样难题,张新停仔细分析图纸,对量具的每一个尺寸和形状都专门设计了研具和辅助量规,并对每一个尺寸步骤进行细化,大胆改变以前的加工步骤和测量方法,从而使该卡规合格率达到了100%。

除了合膛规、增力夹具、全形卡规等,20多年来,张新停还做出了近万件构思精巧,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测量工具,用来检测各个零部件的精度。张新停说,在他的心里有个干活儿的标准,就是能干多好就往多好去干。

在他的计量单位里,没有毫米,只有千分之一毫米。他的手是一双创造奇迹的手,这双手研磨出来的量具,精度能达到千分之二毫米,堪称完美,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

工装虽小却为国打磨重器

现代化战争要求弹药有更远的射程、更有效的威力,更好的精度,张新停精湛的工艺,保证了弹药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哪怕是一个入厂才几个月的工人,用上张新停制作的量具,仅用48秒就能测量完一个零件上的12个数值。

38岁时,张新停就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2013年8月,西北工业集团成立了以张新停为团队负责人的“张新停创新工作室”,两年多来,张新停带领的创新工作室钻研出光学曲线磨床加工复杂几何形状刀具的加工技术、薄片工件无磁磨削法、某产品碳纤维加工方法等12项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五小”活动成果20余项,其中1项已获得国家专利。如今,厂里的数控设备越来越多,而张新停这样的工匠依然不可或缺。

“我们虽然说做的是小小的工装,但是我们肩上的任务、担子,我觉得确实还是很重的。”张新停说。为了带好团队,他主动从班长的管理岗位回到原岗位,从事老本行,一边干一边认真整理自己二十年来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近几年来,张新停带了五六个徒弟,个个都已成长为企业的顶梁柱,其中一名在西北工业集团公司第一届、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组比武中两次取得第一名。并代表公司多次参加省部级技能大赛,取得骄人成绩。

这种“精益理念”的贯彻与传承,另这些小小的高精度工装,为国之重器在海阔天空间驰骋增添了威力!张新停们用工匠的手艺诠释了无毫发爽的内涵。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3/2016032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3/29/1209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