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全国人大代表徐群贤深入澄合矿区调研

2023年09月12日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自然界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开始新的生长。此时此刻,对于身处陕西渭北黑腰带上的澄合矿业公司来说,春的暖意似乎还迟迟未至,和往常一样,人们依然会默默地耕耘着,翘首以盼,等待花开。面对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大形势,老矿区如何顺应大局,在逆境中完成“治亏创效”的脱胎换骨,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带着这些疑问,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下石节煤矿职工徐群贤来到澄合矿区,就当前煤炭企业落实国务院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相关政策期间,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有关情况开展调研,集团公司新闻中心相关人员陪同采访。

不容乐观的“大盘”

进入2016年,煤炭市场的“大盘”已经连续四年单边下跌,对于企业来说,苦撑或者“补仓”只能越陷越深,2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全国行业止损的总纲领。随后,陕煤化集团关于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企业治亏创效的一系列政策连续出台,在用好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企业要“解套”,更需自强不息、自谋良策。

在陕煤化集团本次改革涉及的企业中,位于渭北黑腰带上的澄合矿业公司已经连续几年陷入困局,煤质差、人员多、亏损重等众多因素交互叠加,已经让这个成立四十余年的老矿务局举步维艰。

澄合矿务局筹建于1970年,因矿区地跨澄城、合阳两县城,故得名“澄合”。目前该公司旗下共有矿井10对,截止目前,公司在册员工10103人,离退休职工8956人,职工及家属共六万余人。集团公司调整渭北地区发展战略以来,公司拟对旗下的4对矿井实施关闭,并缓建2对在建矿井,涉及相关分流人员四千余人。

显而易见,煤炭产销量及价格的严重缩水和人员富余之间的“背离”,是造成目前澄合矿业困局的主要原因。在采访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企业目前还没有找到好的产业接续,加之职工工资和养老、医疗等社保费用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拖欠,多重不稳定因素累加,对矿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

主动作为 应对挑战

为应对困局,澄合矿业公司党政提出了“关停矿井分流安置、主营业务治亏创效、地面单位自负盈亏”的工作思路,力求集思广益,实现老矿区的转型发展,确保治亏创效取得实效。采访中,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吴树林介绍说:“按照集团公司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办法,公司通过调查摸底,按照自愿原则,目前书面申请办理退养人员515人。在对外分流方面,经集团公司从中协调,已经和兄弟单位彬长矿业公司形成对接,拟成建制分流符合条件的员工,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之中,成熟一批,分流一批”。据记者此前了解,彬长矿业也已通过多种措施,置换出近2500个岗位,张开双臂积极接纳集团公司“关停并转”矿井富余人员。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立足现有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矿业公司加强了职工转岗培训,通过积极对接承包运营集团新建矿井以及外部煤矿项目,目前已累计对接外部工程项目“走出去”职工近500人。与此同时,基层各单位盘活存量资源,通过开发利用闲置的土地、厂房、设施等,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比如华宇公司投资新兴的物流、旅游业,初期承揽周边业务顺畅,正逐步向外扩张;救护大队利用自身场地设施,组织起“梦想军营”拓展训练营,吸引了众多学生入营体验;西卓煤矿缓建后,职工们自己“众筹”资金3万余元,购买了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办起了“养殖基地”……

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煤炭人“热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传承没有丢,煤矿人自强不息,齐心向好的信念依然发挥着作用。只是要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需要政府、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用力,《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如果说好的大政政策是“天时”,那么科学转型方向下的产业接续就是“地利”,精干高效、团结奋进的人才队伍就是“人和”。以此考量,当前环境下的老矿区治亏脱困工作还任重道远。

在座谈中,来自澄合矿业的多名员工代表各抒己见,理性分析目前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诸多建议。

“目前关闭矿井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渠道还严重不足,希望集团能够协调地方各级政府提供部分公益性岗位,为老矿区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提供支持。”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王交奇提出建议。

工会副主席袁学军提出:“目前各方政策的支持力度还略显不足,希望集团尽量协调争取国家煤矿去产能鼓励政策和‘三共一业’移交、转型发展项目等扶植政策,进一步减轻老矿区的各项负担。”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马哲俊建议:“希望集团加大内部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力度,除采掘一线员工外,对管理干部、地面辅助人员分流安置也要关注”。

社保处处长刘菊英表示:“目前关闭矿井的社保、医保费用拖欠现象比较严重,希望集团协助解决该部分费用问题,以便顺利办理养老关系转移手续”。

……

希望在前 路在脚下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从煤矿基层走出的人大代表,徐群贤认真履职,多次在人代会上为煤炭行业的脱困发展建言献策、奔走呼吁。今年“两会”期间,他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小组会议上做了发言,提出了“关于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三共一业移交社会”、“为妥善安置煤矿关闭产能退出企业待岗职工就业创业创造条件”等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国家、行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对于当前老矿区面临的种种困难,同为老矿区职工的徐群贤深有感触。座谈期间,徐群贤说:“当前煤矿企业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清洁绿色发展、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维护职工权益和矿区稳定等工作,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参加审议讨论和行业同仁的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当前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需要煤矿企业干部职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克难攻坚、共同应对。”

徐群贤同时表示:“代表视察活动,是代表行使职权的重要一环,也是代表与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相互学习交流,增进友谊的过程,自己一定会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从企业实际出发,将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将煤矿职工的诉求反映上去,力争对相关政策的出台形成促进。”

座谈会上,集团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孙鹏还就相关舆论宣传工作提出建议,他说:“企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应该坚持舆论宣传不放松,要积极利用内部媒体资源,多讲形势任务,多讲政策措施。各级新闻宣传人员要有奉献精神,要增强责任意识,围绕工作大局,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在本轮改革涉及到的富余人员分流安置过程中,有一些职工出现了情绪不稳定现象,有对于未来的迷茫,有对于现状的不满,也有对于过去的眷恋。总之,都是对于改变的不适。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澄合煤矿人来说,往昔的峥嵘岁月寄托了太多的青春、汗水、拼搏和荣光,但历史就是这样,在新旧的交替变换中,时间给出的选择往往是迫不及待甚至冷酷无情。我们还在饱含热泪地轻抚着地上的雪泥鸿爪,却不想大变革的时代已经迫在眉睫,顺昌逆亡,在兴与衰的抉择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不得不暂时珍藏起昨日的小情怀,重整行装,再启征程! (李华)

上篇:建设集团神府掘进分公司喜获煤炭行业“太阳杯”
下篇:解析政策促改革谋发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4/12/1281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