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紫阳县

为农民工撑起劳动保障维权保护伞

2023年09月08日

本报讯(梁真鹏 杨志贵)作为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农民工“反乡创业”试点县的紫阳,每年以8万人次的转移就业,年创收超过10亿元,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以来,该县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劳动保障维权、情系农民工的民生工程主抓。

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县广播电台《法之声》栏目开办劳动保障维权系列讲座;在农民工流动相对集中的建筑施工单位、工地、宾馆向农民工和用工企业老板、工头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增强企业法律观念和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充分利用“微信息”网络资源,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新的“劳动保障执法”公众平台,更加方便、快捷地向农民工提供无“微”不至的劳动法律保障和援助服务,形成良好的维权氛围。

形成以县劳动监察执法大队为主体、镇劳动社保为骨干、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维权体系。建立县镇劳动保障部门的上下联动机制和人社劳动、司法、信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农民工输出、输入两地农民工维权内外合作机制以及应急处理机制,使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短时间内积极、迅速、妥善地化解、处理劳资双方矛盾纠纷,降低维权成本,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

该县以贯彻《劳动法》为契机,对20多户企业进行劳动备案和用工年检,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用工企业的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针对与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两低一拖欠”的重点企业采取职工花名册、劳动合同书、规章制度、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五对照”的办法,随机抽查、核对,掌握企业劳动用工情况,边查边纠,规范了企业劳动用工,从源头上消除用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

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筑施工领域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积极参与县上重大项目建设的项目招标、资金拨付、企业用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有效地遏制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通过各项措施,该县累计征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000多万元,2016年为550余名农民工追欠工资、开展法律援助共挽回各项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为农民工撑起了劳动保障维权的保护伞。

上篇: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工作时间长 福利保障差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5/09/1185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