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神南红柳林矿业公司以“心.xin”文化为引领,建立了一系列安全理念,通过理念的落地生根、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精细管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初见成效。
深植安全理念,筑牢思想防线。该公司在制定各项制度标准时,把安全理念渗透到制度标准的每个条款中,按照“理念指导制度、制度支撑理念”的思路,发挥理念的辐射作用。在安全和生产发生冲突时,让理念始终为生产服务,做到不安全坚决不生产,实现理念和行动高度的融合统一,“安全第一”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提升硬件水平、打造智能矿井。在矿井管理中,该公司完成了综采工作面安全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移动通讯系统、选煤厂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确保了安全生产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到调度指挥中心的智能系统上,实现了三维可视集中化管理,为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提供了硬件保障,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基础更加扎实。
学习对标先进,加强现场管理。该公司结合公司自身发展实际,通过进化改造,合理应用于公司的生产建设,使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一是借鉴航空公司的安检系统,在入井大厅建成了集“安全教育、酒精检测、身份确认、禁品扫描”于一体的入井安检系统,强化了入井安全管理。二是井下现场巷道现场借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在辅运大巷安装了可伸缩反光警示板和减速条,交叉巷口安设了井下红绿灯,转弯处和会让硐室设立了防撞缓冲池,有效地保障了运输车辆和人身安全。三是针对井下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从狠抓细节管理入手,进一步深化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687”模式,全面做细做实过程管控工作。四是全方位加强井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全面覆盖。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氛围。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有效助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向前发展。一是广泛应用报纸、广播、微信平台、LED显示屏,宣传安全理念,营造安全氛围,有效增强了全体员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分层次加强安全培训,实行晨会、班前会学习制度,强化了员工安全普及、安全专项培训,实现全员培训;三是通过召开家属安全亲情座谈会,组织家属利用手机定时向职工发送安全亲情寄语,强化了员工安全意识,发挥家属、企业安全联保的作用;四是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演练、安全主题演讲、安全书画展览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广大员工思想上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也为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李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