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记者 毛浓曦
4月29日,陕西大会堂,“劳模伟大、劳动光荣”的氛围高扬,浓厚,热烈。上午,我省荣获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的代表,和荣获今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26个)、奖章(55名)和工人先锋号(57个)的代表,受到隆重表彰;下午,他们又和历届劳模、三秦楷模代表、各行各业的职工等1800余人,共享了一场职工文化的经典盛宴——“中国梦·劳动美”陕西省职工交响合唱音乐会。
(一)
这是一场集中体现“职工文化精品化、精品文化群众化”的陕西职工文化建设精神的典范之作。
15时整,开场钟声响起。舞台背景溢光流彩,一小段音乐视频《五月放歌》把浓缩的工会工作展示出来;接着是2分钟的开场音乐——交响乐《红旗颂》。
音乐会的“帷幕”一拉开,观众眼前“刷”地一亮:为合唱音乐会伴奏的居然是80人的交响乐团,而且是声名远播的陕西爱乐乐团;担任总指挥的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指挥家侯颉;主持人是陕西“名角”郭子铭、刘芳;合唱团中还有专业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合唱团、专业的领唱。更为激动的是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职工合唱队员、职工艺术家们:“在全省最好的舞台上,与著名的交响乐团、指挥家、主持人、专业演员和团队合作,给这么多的劳模先进演出,一辈子也难得一次。”
《中国梦》、《丝路追梦》、《共筑中国梦》、《光荣与梦想》,陕西教育工会组织的陕西佳音合唱团、陕西能源化工地质工会组织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田公司合唱团带来的四首歌,气势恢宏,激荡人心,托起了音乐会的第一个篇章——梦想之歌。“远航是帆的梦,强盛是中国的梦……提气的歌唱让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三秦楷模集体巴山工务车间职工代表贾学珍说。
在《咱们工人有力量》的熟悉旋律中,音乐会的第二篇章《劳动之歌》拉开帷幕。陕西省机械冶金建筑建材工会组织的陕西老三届知青合唱团、西安学友合唱团带来了《军民大生产》、《丰收歌》,西安市总组织的小寨工人文化宫培艺女子合唱团带来了《劳模大哥》,陕西国防工会组织的西航职工合唱团带来了《中国工人之歌》、《我们走在大路上》。铿锵有力的节奏,耳熟能详的旋律,高扬起“劳模伟大、劳动光荣”的主题,观众们不由得一起唱起来。
这一篇章里,由优秀青年女演员郝萌领唱、退休职工徐亚飞作词、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大明谱曲的《劳模大哥》,是音乐会的点题之歌。它是全场唯一的女声合唱,在整场混声中像一股清泉,突然就柔情似水起来,构成中场的一个亮点、高潮。
身着工装的西航职工合唱团,在舞台上摆出了“工人”字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换场间隙,著名的全国劳模窦铁成、薛莹,大国工匠张新停,“人民艺术家”、老劳模贠恩凤,“三秦楷模”西铁局巴山工务车间、国测一大队职工代表,从大屏幕上向劳动者送上了节日的问候。
进入第三篇章《祖国之歌》,陕西省科文卫体工会组织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合唱团,带来了《在灿烂的阳光下》、《祖国永远在我心中》,让劳模职工们享受到了高水平的专业音乐;西安铁路局工会组织的西安车站合唱团,带来了《美丽中国进行曲》、《爱我中华》。这一篇章凸现出歌唱祖国的主题。特别是后两首歌,参加演出的8支合唱团全部列队台前和观众席二楼,与观众们一起放声高唱,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音乐会告竣,耳畔仿佛还在响彻天地,走下雄伟的大会堂台阶,人们兴奋地交流着感受。“策划大气,眼光独到,审美高雅。”指挥家侯颉说。“为我省职工文化掀开了新的一页。”老职工艺术家赵安导演说。“震撼!”西航集团工会副主席王萍这样表达她的感受:“演出精彩,编排新颖,组织严密,过程完美,场面宏大。”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给省总主席白阿莹发了一句话:“大众坐标,专业水准,立体融合。”
(二)
70多分钟的精彩绽放,背后是长达数月的构思、策划、组织、排练。
早在去年,白阿莹主席就提出,要搞一台充分体现陕西职工文化建设水准的合唱晚会。“社会在发展,审美在提高,职工文化也早就超越了自唱自拉,我们工会如果还停留在年年活动都照旧的水平上,还谈什么引导职工?”陕西省总宣教部部长卫高潮说。
省总干部尹凌是这次音乐会的总导演。“一般能想到的是,开唱就是《咱们工人有力量》,然后全是工矿企业的节目,这是必须的但不应该是全部,科技届的、教育届的、文化届的等等,他们也是职工啊,这样一想,思路就开了。”
春节一过,省总就开始筹备。首先确定这是一台主题音乐会,就是用“中国梦·劳动美”作为中心思想。然后将主题分成三个部分,再根据不同的部分确定曲目,最后是按曲目确定合唱团。这一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离不开细密调研和精心考量。从基层一步步走到北京大舞台的职工音乐文化人周伟,是这次音乐会的音乐总监:“让交响乐团来给职工合唱团伴奏,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下子就把合唱音乐会的水平给拉高了,因为一般都是钢琴、小乐队或录音带伴奏。”
(下转二版)
音乐会现场 本报记者 鲜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