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鸽子
一只脚踏进这青砖古瓦的村巷瞬间,我的心就跟着沦陷了。
这是关中民俗风情体验基地——袁家村。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烟霞镇,一个写满诗意的镇名,是黄昏里天边一抹绯红的云霞罢?是烟雨里人家屋顶上的一缕炊烟罢?听到,便不会再忘了。它离我居住的城,不远的。城里终日的喧嚣,到底是厌了。人海里走着,忽然就想觅一方古朴、清雅之地,在暮春的阳光里,邀知己两三对坐饮茶,或独自发呆。“那么,去袁家吧,或许那是个可以筑梦的地方。”我的朋友说。
穿过门楼,一条砖砌的小渠从路面划过,清澈的流水紧随着人的脚步,灵动地流淌着。洁净温厚的青砖小街就映入眼帘了:两边店铺作坊参差地延伸着,一色的普通村家小屋,却有着独自的韵味。小街汇聚了应有尽有的关中民间作坊和店铺: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酒坊、面粉坊、辣子坊……木版年画铺、皮影铺、剪纸铺、老戏台,处处可意,处处惹眼,定格了关中坊间生活里的市井风情。
一条小径的尽头,不复宽阔。两面黄泥墙相向,筑起一条逼仄的巷。走进去,听鞋跟叩击青砖路面的脆响,仰望头顶窄窄的一方天空,四下幽静,是庭院深深的寂寥。折回身,复又小径。小径迂回,我随它走。拐角处见一木屋。木的墙,木的门,开了两扇雕花大木窗,古朴的很。店内的装修却别具一格。时尚、素雅、简约,书画盈橱,茶香氤氲,浓浓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喜极了这一片灯影柔和,时光悄然静止。这样的时光,实在是适合读书的。弹古筝的女子,莲步轻移了进来。长发披肩,优雅落座,纤纤瘦手,轻弹慢拨,弦音空灵、清澈,如泉水叮咚,一颗心,湿漉漉的,在曲子里千回百转着,竟不能言语,瞬间忘了,这木屋之外,原还有一个红尘。
在这充满诗意的空气里,脚步也散漫了。行至老街南墙外,又见另一番天地:一幅幅农家乐、客栈的横幡醒目地在风中招展着。都是殷实的庄户人家,独门独院的日子,静谧的很,滋润的很。瞧见檐下一口粗瓷大缸,是很质朴的褐色。缸里无水,却别出心裁地将春天盛放了:一朵朵绛紫的花儿,小喇叭似的,鼓着腮帮在缸里竞相开着。算不上名贵,不管的;你叫不上它的名字来,也不管的,就这么挤挤挨挨的,活活泼泼的,像一群拙稚的小孩儿,什么都不在意的,只管做了它自己。春天的热闹,就浓缩在这一口缸里。也有一丛一丛的丁香,绿叶中闪烁馨白,袭过阵阵暗香。心中惊喜,这一处处风光,原有着这般动静相宜的美。
待暮色深沉,走出村寨,阳光炽烈。初夏将至,尘世里,遍是暮春的味道。回眸处,绿树掩映,陌上花开,村庄淹没在其中,像一座美丽的城堡。一切,都是盛世年华里的好模样。浮生偷得半日闲,我在这半日春光里,低吟浅唱、兴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