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
5月18日,烈日炎炎、机器轰鸣,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四大队几十名采油工身着红工装,在山坡道路上挥舞铁锹,有条不紊、轮番作业……
“未雨绸缪,花最少钱,办最大事,已是该大队立足实际,挖潜、降本、增效新举措。”随行副厂长、总工程师张志升说。由于油区主干道弯多、路窄、车辆多,长期碾压导致部分道路损毁较为严重,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汛期来临前,及时拓宽路面,修筑水渠,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已是该队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自主维修道路,专项费用少之又少,怎样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成为考验大队上下智慧又一道难题。”大队长常军章说。经探索实践,大伙认为利用草垫子、塑料布等材料铺设道路水渠办法好。同时利用队上铲车拉运土方、石子等,既减少外包费用,又降低筑路成本。
“按照工程预算,该道路需修建费用19.8万元。”职工贺彩东说。但工友已累计修建道路800米,节约工程费用近10万元。
现场二:
“一二,一二……”嘹亮的号子声响彻山谷。
5月19日中午,骄阳似火,一群石油汉子顶着烈日,在高原山洼上挥汗如雨,人拉肩扛将一根根电杆运往油区千沟万壑的山峁上。
为完善电路设施,解决历史遗留用电难题,实现农、专线分离,有效解决线路私挂乱接安全隐患,全面降低用电费用。5月12日,该厂供电车间在采油一大队青年突击队和党员先锋队二十余名干部职工配合下,将35根电线杆运送到位。“该线路全长4.28公里,节约费用10.7万元,投运后每年可节约电费17.7万元。”厂长董延军欣慰地说。 本报记者 胡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