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精准帮扶:陕西工会在行动

2023年09月08日

(上接一版)

“为了确保‘精准’,我们组织工会干部,一家一户看,主要是看房子、家具、摆设、食物,还要让左邻右舍签字;还设置了‘八条红线’,比如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等,取消资格。”白水县总工会主席刘京荣说。

仅2015年,陕西工会通过“四季送”等活动,累计投入资金5.35亿元,准确帮扶了164.16万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同时,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解决职工因病致困、因病返贫问题,目前共有58.394万名职工参保,参保金额4086.22万元,赔付率达参保职工的65%。

从驻村扶贫到精准扶贫

近日,张雷威的名字与“精准扶贫”一起走进了公众视野,在职工和工会干部中引起了反响。这是陕西省总推出的工会干部精准扶贫的重大典型。

“逢到饭点不要客气,村民吃啥你端碗就吃;上炕盘腿,没有凳子蹲下;渴了水缸里的大勺舀起就喝。你不嫌弃,他就觉得你看得起他,才跟你说心里话。”“好秦川牛,鼻大嘴阔,鼻头有露水,前腿能夹一只斗,后腿能夹一只手。”“陕北南部山区精准扶贫,只要不缺资金,方法得当,不到三年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完全可以做到。”用不了多少话,一个扶贫行家里手的形象就能让任何外行心服口服。

这个人就是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原工会主席张雷威。从2000年下乡扶贫至今,他代表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供电公司,在神木、吴堡、米脂、佳县、清涧、榆阳等6个县区的56个村定点扶贫,让2000余家贫困户甩掉了贫困,过上了充满希望的好日子。

对贫困农村的定点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交给各级工会的光荣任务。张雷威作为工会干部包村扶贫的杰出代表,激励着全省各级工会去克难攻坚。

近日,陕西省总在部署全省的“精准帮扶”中明确要求,要在抓好困难职工帮扶的同时,也要完成好包村定点扶贫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对返乡农民工的帮扶也一直是陕西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通过“四季送”给他们送去岗位、给其中的困难户送去温暖和学费之外,如何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创业也是各级工会着力之处。

在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的山阳县,县总工会通过调研和实践,为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找到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一箱中华蜂600元,一次投资30箱1.8万元,一箱每年分一箱卖600元,还可产蜂蜜30-40斤,每斤卖40元,一箱当年可收入1800元,30箱可收入5万多元,非常适合困难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山阳县总主席、已成养蜂专家的卢涛说。卢涛不仅每次在培训班亲自授课,而且还编了一本《中华蜜蜂科学家养》。

2012年起,山阳县总先后在各镇免费举办了23期养蜂创业培训,吸引了3400多名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参加,对其中的贫困户免费配送蜂箱、摇蜜机等必备蜂具;在天竺山、色河等地建立了6个示范基地,并培养、扶持了一批技术员、示范户。到目前,山阳县总累计投入60万元资金,精准扶持了全县13个镇、38个村的300余户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民工稳定脱贫致富;全县养蜂达1.5万箱,产蜜200余吨,年产值2000万元,成为该县的新兴产业。

最近,山阳县总探索的这条精准帮扶之路受到广泛关注,陕西省总在该县召开了精准帮扶现场会,将该经验向全省推广。

上篇:持续开展关爱职工活动
下篇:西农大专家攻克苹果树“癌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5/2016053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5/31/11924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