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换窗纱的老刘

2023年09月14日

5月29日,星期天,天气半阴半晴。

上午11时左右,在西安市太华路附近的光明小区一开阔地带的树荫下,换窗纱的老刘嘴里叼着没有点燃的香烟,专心给住户换窗纱。烟是换窗纱的顾客发的。老刘一般干活不抽烟,双手忙着,又不能拒绝顾客的热情,接过烟随手叼在嘴上。

老刘今年60出头,家在河南许昌农村,来西安已二十多年。他靠一辆自行车、两个大工具包、几卷颜色不一的窗纱,走街窜巷,进社区跑小区,干着别人不愿意干的诸如换窗纱、清洗抽油烟机、修理煤气灶的小事。

老刘与光明小区的住户很熟,来来往往的人都会和他打招呼。“我在这个小区都换了二十年的窗纱,300多住户几乎每一家的窗纱我都换过,有的换了好几回就成了老熟人。”老刘边干边说。

一支烟的工夫,老刘已换好了两个窗纱。给顾客找钱时,他从口袋掏出厚厚的一沓钱,在里面找零钱。记者与他开玩笑:“今天的生意不错吧?”老刘高兴地说:“今天还好,可昨天就不行,在隔壁的小区一天才换了七八个窗纱。”

一位老住户过来,拿了一把雨伞,让老刘给看看。是一根伞骨坏了,老刘翻开工具包,找了一根伞骨,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问多钱时,老刘说:“算了,不值钱!”修伞的人便拿起伞走了,边走边自言自语:“刘师傅,人真好!”

老刘说,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几天书。当初到西安本来是想打工的,结果不好找工作,就干起了换窗纱的活。

他换窗纱,活干得好,收费比别人低,在太华路一带的小区口碑很好。光明小区大门口也有换窗纱、清洗抽油烟机的,可门卫不让他们进小区,但对老刘是个例外,门卫不仅不拦他,还留着他的电话,小区谁家有需求时,可以到门卫那儿要老刘的电话。

老刘说,今天换完窗纱,明天就得回老家收麦子,家里还有快九十岁的老娘和几亩地。他现在与妻子、儿子、女子都住在西安。说起家事,乐观的老刘有了愁容。原来,儿子也大了,还没找到工作。前几年他曾带着儿子换过窗纱,干了一阵子,儿子说干这活既不挣钱也不体面,就不干了,赖在家里,成了老刘的“心病”。

连小事都干不好的人怎么去干大事?老刘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党的政策好,只要人勤快,日子没有过不好的。“现在有的年轻人,大事干不来,小事看不上,整天混日子,混到最后,必将一事无成!”老刘感慨道。

看着换窗纱的人越来越多,记者不愿意再打扰老刘。走远了,脑子里还想着老刘刚才说的话。记者想,在西安这个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有多少像老刘这样的人,他们也许干着不起眼的工作,但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在“美化、修补”市民的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西安城市新地标崛起“揽月阁”开门迎客
下篇:工会工作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推进改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6/2016060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6/02/1306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