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秦岭深处》面对当下部分行业对金钱利益的追逐和社会上浮躁的氛围,以深刻的精神思考,完美的人物刻画,唤醒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国家使命、对崇高精神的敬意,塑造了中国脊梁,是值得为之鼓掌的宏大题材和主题。全剧共分五幕,讲述了九十年代末,秦岭山下的军工人在反坦克武器研制过程中,面对爱情与事业的抉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坚持追求、不畏艰险、拼搏奋进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一幅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当代军工人极富现实冲击力的鲜活画卷,更深刻地体现了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人类永恒主题的现实主义思考。
该剧主人公周大军是秦岭厂的总工程师,承担着“秦岭飞狐”反坦克导弹的研制任务。他的爱人刘娟刚刚怀孕却在一次导弹试验中意外牺牲。他安静地安葬了爱人继续投入到“秦岭飞狐”的试验中去。在这过程中,有暗恋他的同学罗安丽对他高薪邀约,有两个人对理想和人生意义的争执,有在实验出现危险状况,需要人工拆弹的生死考验,也有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周大军和他的同事们一次次选择了对事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国家一级编剧,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说:“这是一部好戏,充分展现与表现了当代军工人大气磅礴的情怀,让广大老百姓充分了解当代军工人的真实生活、工作。以周大军为代表的一群军工人,他们是民族的骄傲。剧中和平的观念是很高的革命艺术价值。”著名编剧齐致翔认为:“从创作题材上、创作深度上,这是一部可以赢得广大群众喜爱的戏剧。我们的军工人为了国家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令人十分震撼和钦佩。这是一部可以深入并能赢得广大群众喜爱的戏剧。从创作题材上、人物表现上、艺术氛围上是一部无愧于当代深度的大作。”中国话剧协会会长蔺永均认为:“这是一部有博大情怀、大主题基础存在的好剧,填补了话剧工业题材的空白,也可说是个突破。戏剧是有限的,而表达形式是无限的,这部戏做到真正的大情怀、大主题、大前景!我为这部戏叫好!”
《秦岭深处》演员谢幕后,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大家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久久不愿离去。一位教师在话剧结束后表示:“这部话剧不仅让我得以了解过去感觉很神秘的军工人的事业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些秦岭深处人们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并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启发和思考。”一位某企业工程师在看完该剧后说:“《秦岭深处》对工程师的刻画非常生动,不论哪个行业的工程师都会把自己主持设计的产品当作孩子一样爱护,并全身心地投入。这一点,周大军的执着和奉献就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当然,军工厂的工程师有了国家使命这一更高的追求,所以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也就具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一位高中生说:“看这部话剧前,总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和平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很自然地享受城市的繁华,安静地读书,快乐地生活。我们把大阅兵当作漂亮的巡演。却从未想过,那阅兵仪式上的每一种武器都是无数军工人的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也从未想过,在大山深处,有那么一群人用寂寞甚至是牺牲换来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大,我从心里向他们致敬,这样的话剧应该多写,多演。”据了解,《秦岭深处》还将作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剧目在北京国家话剧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