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容跨过高考这座“桥”

2023年09月14日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角,一座指引莘莘学子奔向社会广阔天地的桥,而非终点线。走过高考,一部分学子要上大学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学子将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就业技能,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提前步入社会。这种教育航向上的分流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它既受到社会对人才或人力资源选择的制约,也由个体个性禀赋差异所决定。个性差异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如同花开千百种各有其美丽,不同性格不同禀赋的人们都有希望成就个人梦想。将喜好钻研学问之人放到机械操作岗位上,或让喜欢动手不爱书卷的人去搞学术研究,都是严重的就业或择业错位,无论对个体还是社会都有害无益。

高考让学子形成有序分流态势合乎情理。在适当时候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不悖的教育分流制度,是国际教育通行做法。新加坡学生在读完初级中学后,即根据学习能力不同而划分为学术型、技能型两类人才,职业教育分流随之启动;美国教育分流从高中阶段开始,高中学校按照学生以前的学业成绩,把他们编入不同的教学轨道,轨道覆盖完全不同的课程,贯穿所有科目,最终把学生导向毕业后的不同走向。这些国家的做法可资借鉴。

要让青年学子乃至全社会都能以平和心态看待教育分流,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社会公平制度改革。首先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让各行各业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从根本上消除人们通过高考“独木桥”,而后挤“公考”“独木桥”的念头。其次,从制度上激励拥有一技之长以及干实业的人们,使其收入地位和他们的努力相符,推动人们崇尚创新研究与干事创业。当社会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收入与尊严都有保障而无忧虑,青年学子们从容淡定走过高考这座“桥”必然会成为普遍现实。

任何时候、任何年代,高考都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文化修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走进社会之后个人勤奋努力的程度,当然还有一点机缘运气成分在内——机缘运气可遇而不可求,在成功要素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况且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若以“天之骄子”自居,结果多半是“泯然众人矣”,事业乏善可陈;而许多并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因为甩掉高考落榜的“包袱”,在新的起跑线上倾情投入、忘我打拼,亦能不断刷新人生风景,于各个行业尽显风流成为“大家”,有些甚至重新拾起书本,成长为作家、学者等文化人。年轻人不能懈怠,永远都要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高考之后,无论人生一路高歌猛进还是开始转向分流,都不应志得意满或惊慌失措,只要不放弃奋斗,每一个人都能登上成功的“领奖台”。

(涂启智)

上篇:没有了
下篇:高校、企业掀起“招才引智”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6/09/13088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