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宋宏1985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工行西安沣渭新区支行工作,31年来先后做过柜员,当过客户经理,干过网点负责人,每次单位为他调整工作岗位,无论新岗位是多么的充满压力和挑战,还是环境待遇不如从前,他都欣然接受,从来不挑肥拣瘦。
1992年单位安排他到陕棉十厂第二储蓄所担任所长,第一次接触具体管理工作,他一边学习管理知识,一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担任所长的七八年时间里,所里的业务成绩在全支行名列前茅。1998年,他又转岗为客户经理,面对各项产品知识、营销服务技巧技能的掌握,他再次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优秀业绩得到了单位和同志的肯定。
业务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对工行职工来说是一个常新的课题。2009年,46岁的他,再次转岗做柜员,虽然过去有一定的业务技能基础,但是与当时的柜员业务技能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他抱着不服输的劲头,重新练习掌握点钞、汉字输入、翻打传票和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为了熟练掌握电脑键盘的使用,他找来一台废旧电脑的键盘,白天在单位练习,晚上睡觉前在家里练习。去年他所在的营业部开展岗位技能达标考核活动,他连续两个月每天在班后对五项技能进行练习,每晚都坚持到晚上十点钟。在这次考核中,所有科目他都一次性获得了全部通过。
在宋宏工作过的地方,辖区内无论男女老少、在职的、下岗的、大小老板,只要是他认识的客户,不管他们谁家有红白事,还是家长里短的事,是与业务有关还是无关的事情,只要在不影响工作和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都会积极帮忙或者鼎力相助。有一次,一位客户王某,因意外车祸成了植物人,面对在工行网点存入的各类存款,其妻子前来了解情况,咨询处置办法,为了保证程序合规和资金安全,又能使该客户的合法存款得到尽快支取,以解决救治病人所急,他数次顶着烈日,前往陕西省人民医院核实真实性,并协助其办理公证手续,最终顺利帮客户解决了难题。此事发生三个月之后,他得知该客户的妻子把她在其它银行的所有存款全转入了工行。
多年来,朱宏始终从内心里真诚地敬重客户,坚持热情地服务好客户。至今,服务过的客户都熟悉而亲切地称呼他“老宋”。他也乐意在客户们一声声的“老宋”中,不厌其烦地做着每一天的客服工作。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