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凯原是一名普通的汽机检修工,曾任府谷能源公司2×300MW电厂项目汽机检修主任工程师,现任该项目检修部副部长。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着一股执着劲儿,这种执着,起初经常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理解,然而倔强的他就是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专业素养,用多年的工作经验、不断地学习研究,以理服人,用事实和结果去证明着自己的那份执着,最终,这份执着渐渐被大家所熟知、认可。时光如梭,4年来,他用自己的言行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留下了靓丽的足印……
干一行、精一行,是他执着坚守的职业操守
接手电厂项目以来,面对新的领域,为了弥补自己当前业务能力的不足,邓凯利用业余时间仔细研读各种标准规范资料,相继购买了多本专业书籍,随时给自己“加油充电”。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翻了多少遍这些书籍,光是记的学习笔记就有20本。工作中,他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熟悉工程安装过程和设备安装工艺,并认真研读设备、系统图纸,为及时发现、消除设备不安全隐患、安装工艺缺陷,确保机组在投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积极努力。
多年的勤奋学习和认真工作使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用心细如丝的工作态度、执着的工作作风,先后发现、处理各类设备质量问题、安全隐患23起,排除重大安全隐患4次,为公司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在电厂项目单体调试、168小时试运等工作中表现突出,为项目的“双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2—2015年间,他两次被陕煤化集团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多次被府谷能源公司评为项目建设“先进个人”;2015年还被授予“陕煤化最美员工——爱岗奉献类”提名奖。
无私奉献,为电厂项目“双投”不遗余力
2015年,是公司电厂项目建设的关键年。在面对交叉作业多、图纸多次变更及工艺难、任务重等困难,为确保工程按期竣工,邓凯勇挑重担,长期和设备厂家、项目调试及各项目负责人奋战一线,忘我工作。从项目复工到正式商业运营,240多个日日夜夜,他没有休过一天假,工作经常是不分昼夜,白天始终奋斗在项目一线“抢工期,保节点”,夜里继续在办公室里加班。他用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执着坚守,为电厂项目的顺利投运不遗余力地奔波。别人常笑他执着得有点傻,他总会笑着回答说:“咱干了这份工作,就得对得起这份工作,这个节骨眼上多跑现场、多干点没啥,等企业以后建成安全运行了,那时心里就踏实了,再好好休息也不迟。”
心细如丝,为机组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电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汽轮机作为心脏,有成百上千的设备零部件需要调试、安装、检验,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点哪怕一丝的差错,都将会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所有这些都需要加倍的警觉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同事的眼中,汽轮机安装现场就是邓凯的“战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安装调试单位的眼中,他是苛刻的“监工”,他们既害怕见到他又期盼完成的安装面能够通过他的“考核”,手中的一把游标卡尺无论卡到哪里都牵引着一群人焦灼的目光……
与安装单位交流沟通、核查图纸已经是他日常工作的常事了,为了不让一个数据出现错误,他常常要反复查询比对,有时候一个关键节点往往需要查阅图纸和各类技术资料近百份,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他才放心。
为了破解各类技术难关,他还常利用出差机会走访制造厂家、研发机构和鉴定机构,去与厂家设计部门交流讨论技术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对照标准认真细致排查,消除了多次重大质量隐患。其中有一次,他在核查图纸及制造厂安装说明书时,发现了一个细小的问题,就是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中提到“台板、轴承座安装时,台板上平面比设计标高约高1mm”,他结合实际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这一数据不对,正确的应该是“约低1mm”。随后他立刻联系制造厂,及时与厂商的设计部门讨论研究,最终制造厂承认并修正了这一错误,避免了接下来的一系列设备安装问题。
工作中,细心的他在对汽机缸体检查时,他发现高压内上缸两个进气短管密封环处有拉伤痕迹,最大长度115mm,最深0.5mm,高压外上缸也有明显拉伤痕迹,经过计算,如果不处理,将来投运后,汽轮机的漏气量约每小时1吨,将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及效率。这样的事例很多,对待工作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执着的工作态度让他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决不退让半步,最终在他的沟通协调下,这些问题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为公司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把生命交给事业,事业会循着生命的律动而绚烂多彩;把奉献装在心胸,心胸会因奉献的壮美而无比宽广”。就是这样,邓凯用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和“精、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在为公司避免重大损失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和幸福的源泉。 (段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