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了让山村孩子不失学

榆林80后民办女教师自办村小

2023年09月14日

自打地基开始,潘祝娥便在上课之余到工地上四处看看。如今,榆林市佳县通镇前吕岩村小学的新校舍大框已经盖好,只差门窗和内部粉刷了。潘祝娥止不住眼眶发热,对自己在三年前选择重新开办这所关闭多年小学的决定感到欣慰与骄傲。

1986年出生于佳县农村的潘祝娥,2004年毕业于绥德师范学校,毕业后便从事教育工作。

“我丈夫的家在佳县通镇前吕岩村,村小学关闭多年,每次回家我总能看到村上的一些孩子由于没地方上学在家劳作。”在与家人商量后,她辞职回到吕岩村,潘祝娥借到了一孔适宜作为学校的窑洞。她拿出多年的积蓄5000元,为学校添置了简单的桌椅板凳,购买了一块黑板和几包粉笔,向村委会借来了一台老式电脑、一台打印机和一个音响,学校就这样开起来了。那一年,她27岁。2014年,前吕岩小学开学了。面对7双求知的眼睛,潘祝娥不敢有一丝懈怠。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她都待在学校。

“在农村教学,你不能只专于一门课程,你要当孩子们的‘百科全书’。”潘祝娥将自己家中所有的课外读本拿到学校,又动员孩子们把课外书拿到学校,建立了一个读书角。除了主课,潘祝娥同时为孩子们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课程,让孩子们学到了课本以外的更多知识。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潘祝娥每周末骑自行车来回十公里,参加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美术培训班,然后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孩子们。

2015年班上来了好几个幼儿园的学生。潘祝娥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对于教育幼儿园孩子有些吃力,她聘请了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并将自己作为民办教师每年7500元的工资发给这位老师,而她两年来未有一分钱工资。

2016年,榆林市政府决定为前吕岩小学重盖教室,潘祝娥发自肺腑地感激:“我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给予我的爱心,同孩子们一起进步成长,一起飞得更高更远。” 文/图刘美

上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姻”时代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7/2016070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7/05/1315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