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浅谈微视频创作的几点体会

2023年09月14日

李华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其内容涉及面广泛,视频形态多样,通常涵盖微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短片、广告片段等。集“短、快、精、互动性、娱乐性”为主要特点。视频创作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一个好的微视频创作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做出如下探讨:

踢碎被高估的专业门槛

说到视频拍摄,很多人想到的大概都是数以亿计的投资、高档精密的设备:电影机、摇臂、航拍、剪辑、特技以及一大堆听不懂的名词。很多人用好莱坞的标准想象了一遍,然后得出结论,这是非专业不能胜任的技能。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微视频的创作,它远没有那么复杂。

或者,我们可以先说两个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八十年代,王扶林先生用“背包机”大四三带子拍摄的《红楼梦》,同时期,杨洁导演辗转数年拍摄的《西游记》,皆成为到今天没有人能够超越成为经典。

设备的落后,不等于创作思维的落后。如果实在要说设备和投资的问题,那就准备一部5D照相机、甚至一部高清智能手机,再买一款Edius或者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如果想玩特技,那就再添一款Aftereffects软件,集中学习三四天,基本就可以动手了。

说到底,影视艺术还是叙述艺术,高档的设备只能为作品本身服务,设备不是叙述主体,只是为了完成叙述过程的工具。甚至在一部影视作品成片之后,技术甚至可能成为观影中最被忽略的部分。比如大部分受众关心的是一个作品的剧情、创意、表演等,却鲜有人挑剔地说到机位、光线、分镜头,剪辑节奏,毕竟这些都是专业影评人的事情。作为微视频的制作,我们可能更多需要的是一颗虔诚之心为艺术创作的人,逻辑严密的叙事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再辅以简单学习过的专业技能。至于那些曾经存在于想象中的唬人的高门槛,借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让所有的上帝都见鬼去吧”。

挖掘最核心的真情怀

路遥先生在他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说过:“只有具备宗教般的虔诚和初恋般的热情的人,才能写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一个微视频,它可以是通俗文化,但绝不等同于低俗、庸俗、媚俗。它同样肩负着矫正生活、矫正价值观、审美观的使命。我们说情怀,它定是一种健康的心境、情趣和胸怀。

2015年,一个名为冰桶挑战的活动风靡全球,各类相关微视频网络疯传,该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170万人参与挑战,250万人捐款,总金额达1.15亿美元,这可能是为某种疾病或紧急情况捐助最多的款项。我们说到情怀,这类视频击中的不就是人们同情病痛、关注慈善的真情怀吗?

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今年端午节,我和同学们张罗了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班上大部分同学悉数到场,觥筹交错间,好几个同学都提到了我们当年拍摄过的一部视频作品——《人在大学》,那是我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全系同学协同用力,送给自己大学时代的一份礼物。记得当年片子完成后,我在做推荐时说过:“《人在大学》只是一个小短剧,它的形式可能决定了它很难引起什么轰动效应和强的社会反响,但对于这部影片,不管它是成功还是糟糕,我坚信它至少可以让若干年后的我们在感慨世事沧桑变化之时轻松的忆起我们的年少。有了这些便足够了,你我还求些什么呢?”如今十年匆匆而过,我们惊喜地发现,当年那种简单、鲜活的记忆仍然在发酵。我想,这就是独属于我们这些人的小情怀。

2016年6月8日,由传奇影业与环球影业联合出品的巨制《魔兽》正式在中国大陆上映,业内人士评价:“没有一款游戏像‘魔兽’系列这样,历经22年仍让全球上亿玩家为之疯狂;也没有一部电影像《魔兽》这样,跳票10年仍让玩家翘首以盼。”因为无论是早已远离游戏生涯的大叔还是还在拼搏的少年,这些故事带来的是对于那段时光的回忆——即情怀。由此说开去,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致青春》、《匆匆那年》等小投资的类型片,轻轻松松就能拿下数亿元的高票房。

总的来说,情怀二字并非遥不可及,它虽贵为一部作品的戏核书胆,却可大可小,可以独属于作者本人,也可以是特定的圈子群体,更可以是广大群众一致认同。所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简单的微视频作品,不妨先从见自己开始,等什么时候你升华到了见天地、见众生的境界,那么恭喜,你是斯皮尔伯格、你是卡梅隆安东尼……

培育通俗的亲和感

2016年5月12日晚,著名制片人方励在直播平台上下跪磕头,向全国影院经理为《百鸟朝凤》争取排片,呼吁他们给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一个机会,同时也跪求网友帮忙传播扩散,支持这部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此事一出,舆论界各种声音层出不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方励“贩卖情怀”“道德绑架”;另一些人,则感慨“做电影好难”“维护传统不易”,掏钱买票。

我个人认为,方励这一跪兴许能够拯救《百鸟朝凤》,但对于举步维艰的文艺片市场很难形成任何促进作用。毕竟电影是大众的艺术,必须时刻照顾大众的口味。对于观众来说,你想从他兜里掏钱,又不顾及他的感受,那就是抢劫。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以情怀取胜的艺术片并不一定得是义正言辞、正义凛然的样子。例如《大话西游》、例如《夏洛特烦恼》,无不在用一种嬉笑甚至吊儿郎当的影视情绪探索着人生的真谛,但其中充斥的包含着辛辣讽刺的幽默元素却能够吸引无数人不约而同地替它呼朋引伴、呐喊助威,我们称之为“自来水”。究其原因,大概因为喜剧总是比正剧要更具亲和力一些。

说回到微视频的创作,在互联网时代较早的一部微视频不得不提当年那部脱胎自陈凯歌《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关于这部作品,从影评的角度去看,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对一部荒诞电影的善意嘲讽。全片约20分钟长,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只是因其移花接木的精妙构思,被互联网无限放大,使得其在网络上的下载率甚至远远高于《无极》本身。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无极》的导演陈凯歌被气的八风乱动,甚至一度扬言要和视频作者胡戈对簿公堂。看得出,一代宗师陈导对于这种互联网时代的互动方式还是有些不适应,吃着娱乐饭,却又缺失娱乐精神,这也许是他们这一代导演内心永远的纠结。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陈凯歌自此之后鲜有佳作问世,2015年推出《道士下山》,继

续用一种故作高深、居高临下的姿态祥林嫂般重复灌输着着自己那点谁都听不懂的理念,观众不买账,票房表现可想而知。

再说说和我们职工更接近的来自企业的微视频作品,似乎总是不厌其烦、刚猛异常地要重复灌输着资产总额、销售收入、上缴利税等等经济指标,殊不知这样的作品受众连打开的勇气都没有,你又怎能奢求他去传播?我们评价一道菜品,总习惯以色香味俱全为标准衡量,“色”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只有看着好,才有想吃的欲望,微视频创作,大抵也是一样的道理。2014年,某大学在的招生视频破天荒地跳起了《小苹果》,一时间点击率成千上万,我想这并非偶然。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值得骄傲的是,生在自媒体时代,让每个人都有了参与文艺创作的可能,如果你是视频爱好者,大可拿起一部手机或者DV,拍摄出极具情怀、又亲近受众、集娱乐和趣味于一身的好作品,或者,通过一部小小的微视频作品,你也彰显了信仰之美,凝聚了中国力量。

(作者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业务主管)

上篇:提升软实力是企业致胜之道
下篇:实战能力是提升矿山应急救援的关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7/05/1316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