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耀瓷”新星

——记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王彩虹

2023年09月14日

耀州瓷在宋代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是北方青瓷的代表。然而,近20年来,随着“耀瓷”老匠人相继去世,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耀瓷”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而耀州瓷釉色单一、无变化、工艺简单的“硬伤”,也是其重塑辉煌的硬伤。

就是在这种萧条中,“耀瓷”传承人王彩虹,创新多种技艺,从黑釉剔花到青釉墨彩,再到现在的干刻浅浮雕,匠心独具地将印花浮雕变幻成“耀瓷”中的精品,成为“耀瓷”传承创新路上的一颗新星。

五彩斑斓“耀瓷”梦

王彩虹17岁便进入铜川矿务局艺术陶瓷厂,做陶瓷工艺美术师。从一进厂起,就开始独立画瓶子,这对一般人而言,是要跟着师傅学上三个月才可以做到的事。但对她来说,只不过是将画笔从纸上移到素坯上。这得益于她出身于陶瓷世家的耳濡目染,也得益于她对陶瓷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

现年43岁的王彩虹是铜川市耀州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工艺总设计师、雕刻大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她身材高高瘦瘦,黧黑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特别明亮的眼睛。在她的世界里,只有陶瓷,只有与陶瓷相关的人和事。因为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让“耀瓷”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记者采访时,只见王彩虹流利的用铅笔勾完花,神情泰若地用竹签顺着铅笔线条印描花,再用刻刀剔花,把多余的地方剔掉,把叶子的翻翘程度做出来,给叶子勾筋,给花点筋……其动作娴熟、精确,一气呵成,看似错综复杂并不规则的花叶瞬间便被雕刻得活灵活现,有了鲜活的生命。

重塑“耀瓷”彩虹飞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记得多年前的一天,一片古瓷片中一个有层次的墨点吸引了王彩虹:青釉下也能有釉?按着这个思路,王彩虹静下心来,将所有时间和心思用来对耀州瓷进行突破和创新上。

刚开始创新,一次次的试验,总是脱釉。但她凭借着对干刻线条以及施釉后釉的流向的充分掌握,失败一遍又重来一遍,渐渐地感觉到这泥和火顺着她的思路在变,也慢慢地摸索出泥料的密集程度、施釉的厚度、绘画的线条、剔型的变化、烧制的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青墨彩瓷的最终质量。于是,在无数次的试验中,她用高超的技艺,将所有能想到的“障碍”逐一克服,终于研制出层次分明、晶莹剔透、画面悬加在胎釉间,融书画、金石和现代装饰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青釉墨彩瓷。一下子将耀州瓷从单一釉色、简单工艺提高到新的意境和水准。

创新是王彩虹陶瓷生涯的追求。凭借自己对绘画的领悟能力及深厚的刻画功底,能在含水量8%之内的坯体上刻画出了“花有自然弧度,鸟有飞翔动感”的艺术精品。如“干刻浅浮雕百花百鸟”瓶,融木刻、漆刻、玉雕为一体,图案有立体感,色泽清亮,玉质感强,消除了传统耀州瓷暗、污的缺点,完成了晶莹剔透的瓷釉面与立体浮雕刻花的完美结合,成为“耀瓷”中的上品。

本报记者 王何军 鲜康

王彩虹正在指导员工制作精美的“耀瓷”

上篇:标题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7/2016070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7/08/1317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