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平利“小工厂”助推“大脱贫”

2023年09月14日

老家在平利县八仙镇的张清群,在平利县药妇沟社区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当普通工人,现在月工资1800元左右。根据移民搬迁政策,她在平利花园分得了一套二室一厅的廉租房,参加了县上组织的技能培训,并顺利进入社区工厂就职。

张清群夫妇“四世同堂好多年”,双方父母年龄大且身患多种疾病,所幸现在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夫妻俩很是满足。

如果说移民搬迁让张清群告别“穷窝”,走出了脱贫的第一步,那么她目前所在的平利县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的手套加工社区工厂的这份工作,则可以视为当地政府帮她找到的一条可以彻底杜绝家庭返贫的“康庄大道”。这就是平利“小工厂”助推“大脱贫”措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张清群生活的“蜕变”在平利并不是个案,工业强镇平利老县镇让200多名搬迁群众就近进入镇内社区的企业务工,使其家庭平均年收入增加20000元以上。平利县从2013年开始探索创办社区工厂,带动贫困户奔小康。目前,平利县已创办社区工厂35家,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1600多人。

7月上旬,香港嘉鸿手套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先后深入平利11个镇考察,决定继续扩大规模,让50人以上的手套加工社区小工厂覆盖全县各镇,让平利县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双。平利县先后投入资金81万元,扶持平利县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以城关镇药妇沟社区为中心,相继在八仙、洛河、大贵、老县等镇建成手套加工社区工厂7个,解决当地群众就业385人。

据悉,安置搬迁群众10人以上的社区工厂,每安置1名搬迁群众可享受不超过1万元的岗位保障基金,合同期间无偿使用;平利扶持搬迁安置群众,对搬迁安置群众技能培训实行全覆盖,使其可优先享受各类培训政策:短期培训,人均一次性补贴1000元;中期培训,人均一次性补贴2000元;长期培训,人均一次性补贴3000元。同时,对搬迁安置群众自主创办家庭农场、小微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或作为能人大户发展主导产业的,根据其发展规模和安置搬迁群众人数给予资金扶持。按照规划,平利将发展工贸企业和社区工厂带动贫困户1万人就业,这也是平利带动就业“四个一万”工程其中之一。 (熊荣军)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7/2016071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7/13/1318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