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北矿业生产服务分公司打造技术创新“新名片”

2023年09月14日

优化设计掘进面供电系统,一季度减少电力消耗费用10.01万元;短掘短支,巧用架棚支护,成功解决了安山煤矿2001回风巷顶板离层严重、泥沙多、淋水大的技术难题;切眼、掘进工作面风筒升级改造,刷新了单巷掘进2050米长距离通风新纪录。

近年来,陕北矿业生产服务分公司“以变应变”,积极应对外部变化,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公司主动出击、赢得发展的双动力,以创新创造优势、谋求生存。

出台新办法,让技术管得下

通过激励机制和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细节管理来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管理创新的核心所在。为了实现创新发展,生产服务分公司将制定管理办法置于优先位置。

去年年底,该公司出台了《全员创新管理办法》,让“全员创新”成为了职工口中的热点话题。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划分,细化了创新项目从申报立项到命名推广的整个工作流程,有效规避了部门间推诿扯皮等管理不畅的问题。同时,每月由企管部负责收集、统计各部门的创新项目,并根据每季度申报项目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优,在工程技术例会上予以通报。每半年一汇总,年底统一由技术管理小组评审界定,对好的项目推广表彰,对优秀单位进行奖励。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办法在项目核定和奖励上有了新标准。根据项目所带来安全、经济、效率不同的价值来设置不同的界定标准,按照项目预计能够为公司、生产带来效益的大小,来评定创新的价值,为职工打造了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打消了职工顾虑,激励了创效热情。

升级新技术,让提效摸得着

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创收利润的关键突破。在掘进技术上,生产服务分公司及时技术换代,在现有的地质环境下,科学布置技术设备,在顶底板条件较好的韩家湾矿2-2煤,该公司优先采用了掘进进尺快、效率高的连采机快速掘进技术,而在韩家湾矿3-1煤和安山煤矿采用动作更灵活、适应条件更为宽松的综掘机掘进技术,使得连采机与综掘机能够各施所长,矿井生产效率最大化。

在支护技术上,该公司根据顶板稳定性和煤层厚度,将安山煤矿原先的液压锚杆机升级为风动锚杆机,使得巷道原先一排五根需要支护花费半小时时间,现在只需要十二三分钟即可完成,加快了成巷速度,改善了支护效果,还减轻了劳动强度。在韩家湾矿2-2煤将单臂锚杆钻机升级为四臂锚杆钻车,一次可打3根锚杆,并且实现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一体化,支护效率一下提高了一倍。该公司还正在与厂家技术合作、论证试验,共同完成为3-1煤支护量身定制的MYJ-55I型双臂锚杆钻机,实现由单臂向双臂的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支护效率。

另外,该公司在超前探技术上,淘汰掉原先分体坑道式钻机,最新采用的ZDY1200L型履带式钻机在公司全面推广,保证每个掘金头1台,减少了人员搬动,操作安全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原先50米钻探全过程需要的8小时时间降低至现在的3小时。正是由于及时技术升级,安山煤矿2001辅运巷多探得20万吨煤,产生直接效益数千万元。

设计新方案,让效益看得见

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技术方案的不断改进和调整,能够促使生产过程更加优化,效率提升更加明显。在巷道掘进方面,生产服务分公司结合周边同一煤层的地质特点和顶板岩性下的掘进情况,经过周密分析和专业论证,利用科学技术支撑,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巷道掘进方案,优化了工作面循环进度。在顶板条件较好、煤层结构单一的韩家湾矿,该公司将2-2煤空顶距提高了4.4米,3-1煤提高了1米,减少了设备倒运次数,增加了有效掘进时间,有效提升了矿井掘进的单进水平;而在地质环境较差、煤层结构相对复杂的安山煤矿则因地制宜,在顶板环境恶劣的地带,合理缩短空顶距,保证了掘进安全。

在回撤安装方面,该公司在韩家湾矿设计采用垛式支架快速回撤,提前掘进回撤通道使用剁式支架支护,避免了原先架设台棚单体支护时可能出现的冒顶、大面积落矸、支架压死等现象,提高了煤炭回收率,较原先多开采约四五万吨煤,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四五百万元,且推采较原先缩短5米,加快了工作面回撤速度,节省了一个圆班时间,间接带来经济效益数百万元。在安山煤矿,该公司设计采用掘进巷道快速跟进硬化,在未调整系统撤出皮带件之前,对行人侧进行半幅跟进硬化,始终保持小距离的平行施工,每贯通一个联巷,即刻对巷道进行硬化,始终保持未硬化巷道在200米左右,改善了作业环境,解决了由于底板软岩、遇水泥化带来的巷道淤泥积水问题,每个工作面特种车辆维护费降低了50万元以上。 (黄天尘)

上篇:行医记
下篇:北元化工水泥 再获五项国家专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7/20160719M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7/19/13203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