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增干
河南的云台山,属太行山系,生长在秦岭山系的陕西人却趋之若鹜。未去之前,我也不知云台山的妙处,她只在我的想象中。
就像未曾谋面的两个人,云台山始终在我想象的云里雾里。等真正走近云台山,沿着时而陡峭时而平缓的山阶前行时,我再一次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叹服!云台山的潭瀑峡和红石峡是必去的景点,也是云台山经典所在。这两处峡谷不同于我平时所见的峡谷。如果说秦岭的峡谷是浪漫的,那么云台山的峡谷则是豁达的,有着大侠的侠骨柔情。
去往潭瀑峡的山路不算惊险,但身子两边是参差交错的岩石,岩石多呈层叠状,似利刃叠加垒成。有的岩石罅隙里,时不时生出一株苍劲的树木来,令人感叹生命的力量。潭瀑峡飞瀑甚多,一路上水声喤嘡,清风徐来。一时间暑意全无,只觉鼻翼通窍,周身畅快!途中三步一泉、五步一潭。泉中有潭,潭上有瀑,潭瀑相依,恍然仙境。其中有一处“丫”字瀑,其实就是两道飞瀑忽而交汇,却冠以“情人瀑”,一时间年轻的情侣们纷纷合影留念。水一旦赋予了爱情的字眼,便变得浪漫起来,教会年轻人如何去爱。还有一处泉眼,在岩缝里一股细流经年不止,曰不老泉。众游客纷纷掬而饮之,或捧水濯面,皆求能寿比南山。我也效仿其他游客,果然醍醐灌顶般淋漓!又灌了一瓶,一路上爱不释手,悄悄饮之。
至潭瀑峡终点,忽觉人如置身瓮中,且见一线蓝天,高悬头顶。我才知这潭瀑峡其实就是一个U字型的大峡谷,等走到终点,也只能是峰回路转,折身返回了。此时我就在瓮底了,但见周围山石陡峭,仄仄逼人,那岩石上水帘高挂,中有一泓清泉,面积极大,水中巨石罗列,让人不敢想象当年是怎样的地质变化造就了这番景致?!我藏于一巨石后,去鞋脱袜,以水濯足,一股清凉顿时自涌泉穴袭来,正啧啧间,众同事忽然赶来,笑我一会洗脸一会洗脚,我急忙穿好鞋袜,随同事而去。
再说红石峡,则是另一番景致。这里的山石皆赭红色,石上不生草木,唯山顶却草木葳蕤。从山下往下望,红石峡似乎隐匿于众山之中,难寻其踪。待走近时,闻水声隆隆,却不见响声的源头。等置身桥上,才发现极远的地方,有几处飞瀑,再看另一边,窄窄的峡谷,在幽深的缝隙里,无数水潭夹杂其中……沿着陡峭的石阶下到谷底,水声渐近,看那水潭,碧绿清澈,却不见底。以石块投入其中,咕咚一声闷响,深不可测。
朋友让我形容这红石峡的美,我一时语噎,只觉得一切的词语都无法描绘这红石峡了。她的山石是伟岸的,飞瀑流泉深潭是幽美的,有着音乐的跌宕起伏和大起大落。人在谷底行走,拽着铁链,感受的是山的险峻与冷静,欣赏的却是水的柔美。这里刚柔并蓄,来自不同角度、不同感官的感受让人周身毛孔豁然洞开,灵魂升天,惶惶然如置身蓬莱仙境!
红石峡飞瀑极多,宽如门帘,窄若珠帘。人行其中,飞瀑相伴,流水相拥,如诗如画。尤其那首龙瀑,是红石峡出口处的一个瀑布,也是最大的瀑布。落差达300多米,置身瀑下,水沫四溅,水声喤瞠巨响,游客大声惊呼,二者遥相呼应,乐此不疲。遥想李白当年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否也到过此处?!
去了一趟云台山,惟此感受,权作一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