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绿皮车里的“冷暖世界”

2023年09月14日

三伏天的午后,在铜川玉华山脚下,一趟绿皮车正在缓缓前行。此时,毒辣的阳光照射到车厢左侧的座位上,乘客便迅速挪到右侧座位“躲避”……

周而复始,年复一年。6月到9月中旬,西安至前河镇的8355/8358次列车便进入“烘烤”模式……车厢内40摄氏度的高温,让所有人仿佛进入了“桑拿房”。

7月23日,59岁的梁重生和李建生同往常一样,带着盒饭、锅盔馍、咸菜,开始了两天的走车历程。12名列车员中,他们年龄最大,可干起工作却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梁重生介绍说,西安至前河镇有270公里,要经过30个站,运行时间9个小时,是名符其实的慢车。

“早上6点之前,喝了一壶半的水,没上一次厕所,全被蒸发了。”19时,在耀县车站,服务乘客上下车后,梁重生双手叉腰,大口大口喘着气,“夏天,垃圾需要及时清扫,才能为旅客创造好的环境。每隔半小时,我就打扫一次卫生。”

“再热,再烦躁,也要微笑服务。”4号车厢列车员李建生一边询问83岁乘客王福青的身体状况,一边给大爷倒热水。老人竖起大拇指说:“我乘坐这趟车有8年了,列车员的服务没话说。上车倒水,下车搀扶,真的很好!”

肖剑、周义、韩越是这趟列车的司机。他们上午9时30分出勤——打卡报到、抄写指令、进行酒精测试、核对信息卡数据……12时18分,列车开动缓缓西去。

“老式机车,两边的空调只能一边用。”肖剑说,“我和两位副司机有个约定,开车者即便再热,也要保证休息者有空调可用。”

机车头有多热?去过的人会“终生难忘”——随着机车钥匙的旋转,十多分钟后,打开发动机间的小门,热气就会扑面而来,随着16缸柴油发动机运作,机械间温度会急速升至57摄氏度。

“发动机间,每半小时检查一次。进入山区,每个站区检查一次。”肖剑说,“发动机间的门把手都是烫的,加上空间小、噪音大,能让人室息。但司机行车中却不能多喝水,因为机头上没有卫生间。”

司机要喝热水时,要启动操作台的电炉子烧水。“你可以想象,大热天用电炉子的窘相。”周义说,“但有时冷得却要开电暖。”原来,此趟列车终点站所在的前河镇属于山区,他们经常要凌晨4点到岗。由于山区温差较大,交叉启动空调和电暖,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趟列车的乘务员年龄偏大,得多照顾。”列车长李香玲说。三年来,李香玲熟知了每位职工的生日,身体及家庭状况,她把职工的“冷暖”牢记心间。

“几个月前,列车到达耀县车站,李香玲利用20分钟的停车时间,出站打的买回一块生日蛋糕。”7号车厢列车员张春雷提起那次过生日的经历,满是幸福。他说,绿皮车虽然条件差,但真的很温馨。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列车员打扫车厢卫生

上篇:学习“三秦楷模” 弘扬劳模精神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7/2016072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7/28/1322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