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热浪“肆虐”着宝鸡城区每个角落。
7月6日,室外气温高达35摄氏度。记者见到28路车驾驶员吴晓明时,满头大汗的他正在出第3趟车。当车下行至宝鸡文理学院招呼站时,车内一女乘客忽然晕倒,吴晓明冷静对该乘客进行简单救护,随后拨打120施救,同时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7月12日,室外气温高达35摄氏度。10路1136号车水温居高不下,开出去一两趟就开锅反水。两位驾驶员吴菲菲、陈聪利用两天时间,配合修理工,在炎热的检修场地一遍遍试车、检修。记者看他们辛苦,建议休息一下,可是两位年轻驾驶员却说:“只要车好了,不影响营运,累点没啥。”
修车地沟热浪滚滚、刚停运的公交车各部件热得烫手、饱受蚊虫叮咬……作为修理工,他们蹲在闷热潮湿的地沟,头顶发动机,就犹如钻进了烤箱。虽说车间里安装了多个工业用排风扇,但风依旧“热辣”。工作中,修理工身上的工作服始终没有干过,上面除了油污还布满了白色汗渍。每当从地沟里走出来时,整个人就像是被人泼了一盆水,汗水从头发、衣角、裤管不停往下滴。
为了让驾驶员能够更好完成运营任务,调度站给司机购买了防暑降温药品——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班委会还在线路上给司机送水,调度站还不间断供应西瓜、矿泉水。为了防止司机犯困,调度站购买了一套视频音响,让驾驶员回到调度站后,可以在清凉中听听音乐,唱唱歌。
虽然高温还在持续,但宝鸡公交企业的员工没有一声抱怨、一丝退缩,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含义,用坚守履行着对社会的承诺。
本报记者 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