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午,在安康旬阳县平安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职工食堂,一张普通的饭桌周围陆续坐满了该公司就餐的职工,老板罗治安和工会主席曾明魏两人最后入席,但是他们两个却为上席的尊位互相谦让久久不肯落座。再三推辞后,曾明魏坐在了上席。
面对记者,罗治安称他并不是作秀,无论是出于他们之间的私人感情,还是出于公司工会组织对企业的作用和贡献,曾明魏都是他尊敬的人,也是全体员工信赖的工会主席。“虽然我是老板,但是在这个公司的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即使有我在,也该主席坐上席!”他坦诚,没有工会组织,企业不可能走上今天的健康持续发展道路。公司自2010年5月成立工会组织5年来,通过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整体环境中,经营产值仍然保持平均每年15%的增幅连年攀升,从2010年32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07亿元。今年上半年虽然实现产值2800多元,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增长了3%,预期到今年底全年产值也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5%。
让职工更为高兴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他们的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实现了以平均每年15%的增长幅度,由2010年的平均每月270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4665元,整体职工收入水平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民营企业的前列。像国企职工享受的待遇一样,该公司不仅为所有职工缴纳了五项社会保险,每年还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按时为职工发放防暑降温和冬季取暖补助。据统计,公司每年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支出达250多万元,支付防暑降温和冬季取暖补贴达10万多元。曾明魏说:“对于一般职工,公司每月还给予80元的电话费补贴,管理层根据其工作性质不同,每月的电话费补贴最多达到200元。”
“工资福利保障样样都齐全,私企职工待遇堪比公务员”。这是该公司一位职工即兴编撰的一句顺口溜。
在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该公司目前的厂房车间和办公场所以及各种机械车辆全部都安装配备了空调,为职工开办了一日三餐的免费食堂,建起了职工宿舍楼,洗浴房、洗簌间一应俱全。家住城区的职工,每天上下班有公司的通勤专车按时接送。公司还充分利用陕西移民搬迁安置政策,为28户符合条件的家住灾区和边远山区的困难职工垫资200多万元购买了移民安置房,帮助他们圆了进城落户的梦。
27岁的袁茹彬从大学毕业来到该公司工作,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开,让她感到在这里工作幸福不仅是上班有空调、下班能洗澡、吃着免费餐、车接车送很体面,而且公司还为她们办理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节假日等休息权利都能够得到较好落实,遇到婚丧嫁娶等家里的红白喜事,公司工会组织还会出面张罗,操心帮忙。生产一线职工鲁继龙说:“再好的国有企业,再舒适的单位,职工能够享受到的待遇也不过如此。”
“正是全面保障了职工的劳动待遇,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才凝聚了职工的干事创业力量。”曾明魏介绍,从2011年以来,该公司的职工队伍稳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每年春节后收假,像党政机关一样,职工们都齐刷刷地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平时在工作岗位上,职工们对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意识都很自觉,对待工作就像是给自己家干活一样,认真负责,无需谁去监督。而这样的局面就是缘于企业把职工真正当做了自家人看待。
相对过去,可谓今非昔比。“过去,企业的职工流动非常频繁,如同游击队一样,说来就来了,说走就走了,整个队伍一盘散沙,上下班时间自由散漫。”曾明魏坦言,过去对于职工的待遇,老板也是高兴了就多给一点,不高兴了想给多少就是多少,包括对职工的处罚,随意性都很大。而在公司成立工会组织之后,公司所有做出的每一项决策或出台的每一项制度都坚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会员大会讨论通过,确保得到职工或会员的完全认同后才实施,由此先后建立完善的《工会工作制度》《企业民主制度》《集体合同》《企务公开制度》等多项制度,切实保障了企业与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迈上了规范化快车道。
“民营企业的工会组织不是我原来想象的就是一个摆设,工会履职好企业会更好。”罗治安向记者感慨,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多亏了工会组织。而作为工会主席的曾明魏也用他对企业对职工双向负责的精神,充分诠释了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内涵,使企业与职工之间形成了“鱼水关系”,实现了互爱共赢。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