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面对复杂多变的煤炭市场形势,彬长矿业公司铁路运输分公司在精心优化运输组织,着力提高运输效率的基础上,细节入手,通过自主“抑尘”、“自喷”防冻液、降低油耗、缩减车皮“加固”费用等举措,深挖内潜,今年1—6月,累计节支增效1011.81万元。
煤价市场自行调节、运费国家统一规定,与煤炭生产矿井而比,矿区铁路运输单位治亏创效的路径相对较少,止亏“创盈”唯有在车辆、设备等服务项目上动脑筋下功夫。
“抑尘”的活儿自己干 吨煤节支1.48元
针对煤炭铁路运输存在扬尘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煤炭资源损失,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国家铁路部门要求各铁路煤炭装车站点,必须安装煤炭“抑尘”装置,实施“抑尘”处理。
“抑尘”处理就是在运煤列车所装载的煤炭表层喷淋一种抑尘剂,该抑尘剂能使煤炭表面形成固化层,该固化层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压强度、耐温和耐雨水性能,可以明显减少运煤损失和有效防止铁路周边环境污染,并且不会改变煤炭的原有质量。
彬长矿区两条铁路专用线分别于去年5月和12月建成投运,投运初期,按照惯例由铁路部门承担“抑尘”项目,费用2元/吨,虽然2元单价看起来不高,但按照矿区年预计800万吨的运量计算,全年总费用就达1600万元。
“抑尘这个活儿很重要,费用支出也不少,但技术含量不是很大,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干呀?”去年末,该分公司总经理周朝阳与班子成员巡检时,提出自主“抑尘”节支增效的新思路。
随后,该分公司多次与铁路部门沟通协商,终于赢得了自主“抑尘”的权利。今年初,该分公司自行外聘施工人员承担该项目,协议费用0.52元/吨。在保证“抑尘”质量的基础上,每吨减少费用1.48元,仅此一项,今年前6个月就累计节支562.27万元。
缩减车皮“加固”费用 吨煤省下6毛钱
很多人往往会惊异于列车货物是如何历经风雨颠簸,最终安然无恙地抵达目的地的。这其实与机车检修维护、车皮检查“加固”工作密不可分。
煤炭列车车皮“加固”工作说起来简单,就是用泡沫胶、木楔、铁丝、草垛等工具材料将车皮中门、小门门缝、小门门扣等进行加固处理,保证车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无漏煤、撒煤现象。但是,此项工作做起来,却不简单,车辆进站后,车皮“加固”人员不仅要认真检查车皮完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更要认真处理,确保车皮完好出站。
此项工作,一旦有疏漏,不仅货物中途遗漏“缺斤少两”,而且会因污染环境受到经济处罚。车皮“加固”工作,虽然重要,但相对于人力成本、施工材料等投入,铁路部门1.6元/吨的“官价”服务费,还是稍高了些。细算成本账后,该分公司就降低“加固”费用事项,积极与铁路部门据理“力争”,终于将吨煤“加固”费用由1.6元降为1元。每吨虽然只降低了6毛钱,但今年1—6月,就累计减少费用支出227.94万元。
为确保降价不降质,该分公司还全面推行列车进出站,矿区铁路运输管理人员、国铁货运、劳务公司“加固”人员“三方”联检制度,确保列车完好出行。
“自喷”防冻液 吨煤节省1.24元
冬季列车车皮装卸从煤仓出来含有水分的煤炭时,如果不在火车皮内侧及箱底喷淋防冻液,含有水分的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就会冻结在车帮和车底部,卸煤时无法翻笼卸出,会增加车辆滞留时间,影响销售工作正常开展。
车皮内的数十吨煤炭一旦冻结,处理起来,不仅费时、费神,还费钱。因此,煤炭产品水份达到临界值,装车前车皮喷淋防冻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今年初,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后,该分公司积极沟通协商,将以往由铁路部门承担的此项业务,划归分公司自行承担。随后,购买材料、安排人员、组织施工,在确保喷淋质量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多月,该分公司防冻液喷淋费用每吨均值0.76元,相比铁路部门2元/吨的此项服务费,吨煤减少1.24元,累计节支增效210.21万元。
“大数据”降油耗 吨煤下浮13%
今年以来,该分公司针对运营成本中机车燃油消耗占比大的特点,深化内部管理,采取每班统计机车燃油消耗情况,每日、周、月汇总的方式,对机车的燃油消耗进行360度全方位跟踪,分析燃油消耗的“大数据”,并用来指导生产实际。
在月度工资考核中引入燃料消耗指标,通过“大数据”来奖节罚超,将机车燃油与燃料管理人员、机车司机等相关人员收入挂钩,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
通过不懈努力,该分公司吨煤燃油指标由0.23元降低为0.20元,降幅13%,今年1—6月,节省燃油费用11.39万元。
(弯桂清 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