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贵
八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随着各大高校即将开学,我省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金秋爱心助学”活动已经走到了第14个年头。14年来,工会在行动、企业在行动、职工在行动,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困难职工子女和农民工子女“不因经济问题上不起学”。
自2003年以来,全省工会系统累计资助21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今年,我省20万名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中,有20%的学生面临无钱上学的困境。如何更好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是工会系统“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和建设“五型工会”的重要抓手。
“金秋爱心助学”活动作为一项德政品牌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受到省总工会主席白阿莹的高度重视,他强调,要“精心策划、精密组织、精准实施”。按照全总和省总的总体要求,今年我省的“阳光就业”行动和“金秋爱心助学”活动更突出“精准施策”,各级工会要围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为工作重点,按照精准就业和精准助学的要求,努力提升就业和助学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为每户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其就业和上学问题;各级工会要加强对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帮扶相统一、互为补充,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就业信息。
实践证明,“金秋爱心助学”活动是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规范程序,快速、便捷地为困难职工子女服务,按照“依档施救”的原则,努力实现助学活动的公平、公正。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助学活动力度,不断扩大帮扶对象的覆盖面,做到“应助必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4年来,“金秋爱心助学”活动已成为全省工会系统帮扶工作的品牌工程。我们相信,在工会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优势行业、优秀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政府支持、工会主导、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助学大格局,携手共进,让更多的困难职工家庭学子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