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任敏)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换挡”期。7月经济数据显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等“新经济”领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这一良好势头在目前已经披露的企业半年报中也有所体现,高技术、文创产业等领域的企业营收和利润情况明显好于其他行业。
专家表示,新经济、新动能正在加快孕育成长,但目前体量还不够大,还难以对冲传统产业调整带来的压力。为此,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在抓紧研究制定智能制造、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政策,以此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亮眼 “新经济”上市公司业绩报喜
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文创产业等“新经济”领域发展势头向好,目前大量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也显示出这一良好迹象。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2214家上市公司中,多数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领域的上市公司均业绩预喜。
在高技术企业扎堆的创业板,上述趋势更加明显。剔除2016年新增公司,目前已经公布中报预告的创业板公司合计净利润369.3亿元,同比增长49.7%。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李海涛表示,中报预告中业绩增速较快的行业多为“新经济”的代表,以休闲服务、医药生物、传媒电子、通信计算机、TMT行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成长企业展现出了较高的业绩增速。他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增长点仍将不断涌现,中国经济也将平稳实现“换挡”。
成型 新旧动能有序转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投资正在加快,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增长18.6%。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电子产品尤其是信息化的电子产品、环保产品、航空航天产品、机器人等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7月工业机器人增长超过30%。
部分已公布中报的上市公司财报也显示,企业正在高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多数企业财报认为,“新经济”领域正在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不但关系到企业和所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将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加大在相关领域的投入,希望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此外,随着“互联网+”加快推进,传统领域和新兴产业加快融合,进一步推进了“新经济”的成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网上零售额1-7月增长27.5%,这是在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长基础上的增长。新服务、新模式更是不断涌现,在线教育、网上约车、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网上约车注册司机量扩张很快。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是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推动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中国传统产业经过这一轮调整以后逐渐趋于稳定,新动能正在加快孕育。大家感觉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实际上内生结构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积极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蓄势 多项新政将为新经济护航
笔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正在推动成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并将制定包括确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路线图、推进智能制造、发展重点信息产业技术研发等在内的七大举措,以此促进智能制造、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经济”产业快速壮大,并推动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