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荣、李世林在接触网上一丝不苟作业
8月17日下午15时,正在进行西安动车段接触网最后调试任务的电力专业技术工人骆志荣、李世林,顶着室外40℃的高温“悬挂”在接触网上,一丝不苟地作业。此时,接触网的温度接近60℃,他们还得穿上较厚的工衣工裤,戴上双层手套,在离地面6米高的接触网上进行调试工作。
接触网作业队队长田英库告诉记者,天太热,接触网线的温度很高,不戴双层手套,手肯定会被烫伤。在谈及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活?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西安分公司西安动车段项目经理岳百淼说:“没有办法,铁路施工就是这样,西安铁路局每天给的施工点就是从下午1点到4点钟,我们必须在规定的3个小时内完成调试任务。”
据了解,西安动车段“四电”工程包括:动车段新建场区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工程。经过施工单位半年多科学紧张施工,目前已完成14.7条公里接触网线路架设及11台隔离开关设备安装,并顺利通过平推验收。信号专业、通信专业均已进入设备静调验收阶段。9月10日,郑(州)徐(州)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中国东西部高速铁路将实现直连。在此大背景下,“四电”工程必须在8月底前完工。这在时间上,无疑给施工带来不少压力。而工程收尾阶段,工作任务零碎复杂,专业交叉、技术密集,又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
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他们合理安排各专业的施工时间,加强现场管理,促使调试作业按节点完成。当日上午11时,记者在西安动车段开闭所看到,几名技术工人正在进行低压设备送电系统调试工作。当时室外温度已达到35℃,室内温度相对低一点,但不通风,工人身上的热汗挥发不出去,就像在洗桑拿。岳百淼告诉记者,因为接触网是“给点施工”,他们便利用上午的时间加快其他专业调试。
除加快送电系统调试任务外,项目部还安排人员加紧信号专业的调试工作。上午11时40分,铁轨上的温度已达到45℃,信号技术工潘浩正趴在铁轨之间进行相关信号数据对接,他的左脸已经被铁轨“烙红”,但因为调试需要,他要反复做这个动作。项目总工程师田哲解释说:“作为西北最大的动车段,这儿有一套连锁系统从股道中心分割成两套连锁系统,为亚洲首例设计,技术要求高,所以必须仔细反复调试。”
记者采访中得知,像这样的核心技术在西安动车段“四电”工程中还真不少,特别是智能照明系统、电力远控系统、FAS系统首次实现“三网合一工程”,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其成为我国独一无二的动车段电力专业核心技术。据悉,这个创新的“三网合一工程”,直接节约资金200万元。
下午15时30分,在接触网上“悬挂”了半个小时后,骆志荣、李世林下到地面,他们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脸上汗水长流,手脚发麻,人几乎虚脱。骆志荣一口气喝干一瓶水后,又去喝工会送来的绿豆汤。大概休息10分钟后,二人还得爬上接触网进行作业,他们要在16时准时完成当天的调试工作。
文/本报记者 阎冬
图/本报记者 刘强
潘浩进行信号数据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