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霞
漫步在清晨的植物园里,眼前忽然一亮,右前方荷塘一片嫩绿。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走近这一片绿。只见清澈的湖水上铺满荷叶,很丰满,浅浅的绿,间或有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其上,甚是可爱。荷叶间,新叶正在发出,有的似梭,紧卷,一端竖起,另一端扎入水中;有的叶子已逐渐绽开,被湖水轻轻托起,仿佛一叶叶小舟停在水面,随时准备出发。单是这样的景色已让人沉醉,耳边又响起了哔哔波波的声音。细看,荷叶的四周,不时有气泡生出,想必是荷叶在塘底生发时“吐”出来的。我索性坐在荷塘边的椅子上,静静地听起了“荷声”。虽然单个气泡破裂的声音很微弱,但偌大的荷塘、无数的气泡,此起彼伏,合奏出了一曲荷的生命交响曲,涤荡着人的心灵,让人惊喜,让人欢悦。平日里闹市的喧嚣、职场的匆忙、人际关系的复杂……种种的烦恼,已让人心变得浮躁而敏感,何时能听得到这般细微的声音?那一刻,内心安静极了,仿佛这个世界没有其它生命存在,只有荷!
远观,整个荷塘就像覆上了一层薄膜,有些朦胧。此时箭叶正在生长中,因荷叶从泥层中钻出时,为了减少阻力,叶芽和叶鞘紧紧地卷抱在一起,似箭而得名。这个状态是荷独有的。你会看到一个个箭叶高出水面,有的箭叶紧贴叶柄,直立于水中,犹如包裹严实的少女,婀娜而羞涩;有的箭叶则被叶柄撑起,与水面形成一定的夹角,酷似小孩子玩的跷跷板。迟发的箭叶只有一端突出水面,远眺,犹如一群犀牛潜入水中嬉戏,只露出犄角。随着气温的升高,荷叶快速生长,紧裹着的箭叶逐渐展开,面积增大,数量增多,荷叶被叶柄撑起,飘展在空中。此时的荷塘,立叶已长成,错落有致,田田的叶子覆盖了整个水面,如宋代周邦彦所赞美的那样,“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每片荷叶似在牛奶中浸过,青绿中泛着些许的白,像笼着一层轻纱。微风过处,荷叶翻转,掀起白浪,一波波快速传递,又在瞬间消失。
雨中的荷叶最有趣了。荷叶由于受表面特殊物质的保护,雨水是无法侵入的。因此,你会发现打在叶面上的雨滴瞬间被摔得粉碎,犹如细碎的珍珠,晶莹剔透、跌宕灵动。当雨水聚集在叶子中间,叶柄无法托住而失去平衡时,荷叶便向一侧倾斜,雨水迅速被抛出,呈流线型,要么被下层叶子承接、缓冲后再流出,要么直接泼到池塘里,响起哗啦啦的声音。在雨中,不时有晃动的荷叶,那一定是荷叶在抛洒雨水,而且雨越大,抛洒得越快。
荷花虽开放在炎热的夏季,但从不与万物争奇斗艳,只留雅淡清丽给自己。它的美在于静,在于纯,在于娇,是一种沁入心底的美!荷花是属于光的!晨曦中,柔和的光线穿过荷花,花瓣花萼透着亮光,使白的愈白,粉的愈粉,红的愈靓,清新明丽,娇美无比;夕阳下,每朵盛开的荷花如同一盏盏明灯,被碧绿的荷叶轻轻托起,在静静的湖面放着异彩,宛如一个禅的世界。
荷曾寄托了古代多少文人的情感!宋代秦少游曾经问荷:“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南唐中主李璟深情地感叹:“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唐代来鹄更是刻画入微,“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而晚唐诗人李商隐情在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他的恨也在荷,“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的美在于内外皆美!它不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重要的,它能把自身所有的美展示给人们,唯将苦心莲子留给了自己。这正是荷的可爱、可贵、可敬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