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蒲白矿业:“走出去”,机遇在路上

2023年09月13日

从距离蒲白矿业公司35公里的蒲城到120公里外的黄陵,然后到300公里的宝麟再到800公里外的柠条塔,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蒲白走出了这样一条轨迹。一路上,蒲白内生活力,外蓄资源,“走出去”板块逐渐形成了新的主业。

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政策和陕煤化集团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要求,继白水煤矿关闭一年之后,今年朱家河矿肩负着集团公司和蒲白“去产能”的使命宣布正式关闭,标志着蒲白的发展规划重新“洗牌”。在新一轮再创业中,2014年12月15日,该公司党政联席会上首次提出“走出去”战略。2015年1月9日,蒲白召开七届三次职代会暨2015年党委行政工作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迎接新常态,坚持‘走出去’,打通新途径,培育新增长。”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发展探索,至今蒲白“走出去”新主业已形成规模,四个“走出去”单位基本做到了“走得出,站得稳,效益好”,在经营管理中已实现了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2015年实现0.5亿元营业收入,今年上半年大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亿元以上。

初心不改,叫响品牌

煤矿运营公司2014年12月组建以来共实现产值8854.15万元,安置职工412人,全部来自老区各单位,尽管“走出去”面临离亲人远,吃住不习惯等种种困难,但是干部职工们思想上放下包袱,专心致力于业务开拓。该公司主要承揽蒲白新区两矿和柠条塔矿的相关掘进业务,成立当年即站稳脚跟,今年上半年产值4327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336万元。

薛振国来自老区白水煤矿,去年10月5日,他所在的新区第一项目部负责的井下工作面溜子电机发生故障,他从家里休假回来,刚下车听到消息后,立刻换上工服就下井了,3个小时内将完好的设备更换到位,保障了生产需要。张正林作为第一批分流人员自愿报名来到煤矿运营公司,从事井下掘进工作。他把实现正规循环作为生产管理的重点,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环节出现的各类问题,突出工序环节管理,使得当班进尺节节攀升。据统计,张正林班组在2015年安全生产中共掘进尺约1300米,人工起底400余米,整理巷道及工业卫生约500余米,创各班组最高成绩。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共完成掘进进尺7261米,3月7日,公司单日掘进进尺52米,4月19日,第一项目部综掘三队单日掘进进尺13.6米,创出了该公司成立以来掘进进尺最高纪录,让甲方煤矿竖起了大拇指。

煤化运营公司由原高岭土公司整体转制成立,2014年12月以来,先后6次安置老区分流职工248人。最初承接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业务的时候,车间生产任务重、人员紧,仅有的15名叉车司机要完成60人的工作量,连续20多天每天16小时连轴转,春节都是在车间度过。叉车司机郭峰在岗位上病痛突然发作,硬是坚守岗位,圆满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他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不论工作怎么脏苦累,我也要拿出一股韧劲,不给蒲白丢人。”同是军人出身的李洪洲,带领工友连续创造出单班产量突破1000吨的骄人成绩,令甲方单位刮目相看。翻车机运行三班巡检人员翟金一判断准确、处理果断,成功为蒲城清洁能源避免了一起空车皮掉入迁车坑内的损坏事故,受到了对方的通报表扬。截至今年6月底,蒲城清洁能源承运线包装车间创单日生产2709吨佳绩,成品发货车间实现单日出库4054吨的好成绩。承运线上半年累计完成原煤卸车508列,共计175万吨;皮带上煤197万吨;成品包装31.6万吨、成品出库30.6万吨,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不但得到了对方单位的肯定和赞许,更树立了蒲白人良好形象。

勇往直前,锦上添花

铁运公司从去年8月底进驻宝麟铁路以来,经过与陕铁投集团的成功对接,至今年5月所承运的宝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7月具备省内外煤炭运输条件。铁运公司先后有200名职工走出老区到宝麟运营部,共实现产值868万,仅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636万。

在线路验收的准备时期,电务段段长宋铁虎“私车公用”,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设备抢修现场。“90后”乔志新发着高烧准备验收图纸和各项设备合格证。电务段技术员卢伟撂下一岁多的女儿“支援”宝麟。工务段线路工程辉每天通过视频给即将分娩的媳妇加油鼓劲……最终,西安铁路局验收线路优良率98.84%,合格率1.16%,失格率0%。在2016年的宝麟公司工作会上,铁运公司赢得了5项集体奖,8项个人奖,在这条87公里的宝麟专用线上,记录的不仅是全体员工的汗水,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谁走得越早、越扎实,竞争力越强,生存和发展能力就越强,越在市场中占有主动性。”实业公司作为“走出去”承揽物业、实现市场经营的第一家单位,逐步实现从社区后勤到综合物业服务的蜕变。2015年以来,先后共安置正式工95人,2015年收入2047.19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05.14万元,同期减亏167.15万元。

作为“走出去”的一名维修主管,贠鹏说:“我原来在安居小区,说实话,一天就那么一点事,太浪费了。现在在新区,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日子过得充实。”今年1月份,综合楼外暖气管道爆裂,出现了一条10多公分长的裂缝,为避免发生大面积冻害,他二话没说,冒着严寒迅速组织维修人员对漏点进行了处理。53岁的兰成振,已经在食堂工作已经4年。刚到新区接触到这个行业,老兰白天钻到食堂里向老师傅们请教,晚上学习食堂管理与专业知识,摸索出一套管理办法,以实力和业绩赢得了“走出去”单位信誉和口碑。“既然走出来了,总不能让人说咱蒲白人不行,要干就要干出个样!”老兰坚定地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走出去”的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蒲白人必将拿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初心不改,勇往直前。 (赵鑫)

上篇:陕煤化集团召开关中四局第一批待岗人员分流安置协调会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8/23/1294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