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白河

2023年09月13日

□秦延安

到白河似乎有一段遥远的路程。从旬阳下火车,再倒汽车,沿着山路,一路向东。绿绸似的汉江与我们捉着迷藏,一会在左,一会在右,一会又跑得没踪影,就留下那高高的大巴山与我们对望。往上看不到山顶,往下看不到江底,我们的车就在狭窄山道里,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一路向前。就在感觉似乎快要下到江边时,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这就是白河。虽然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却是秦楚相连的咽喉之地。山沟相间,山山相连,让白河连一处百亩平地都没有。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这么多的山,连接在一起,便呈现出一个向东倾斜的“山”字。

当两岸的山拉开了距离,就在狭小的汉江边上,白河县城择机而生。楼挨着楼,墙贴着山,依着高低不平的地势,整座县城就像搭积木似环山而建,一层一层呈阶梯形,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汉江边。远远望去,颇有几分悬崖峭壁立危楼的雄壮气势。看起来是够凶险的,有些楼就站在半崖上,像鹤立般眺望着。有些楼如老虎般卧在山脊上,一条蛇样的小路将它与城市衔接。有些楼半个身子悬在空中,那从沟里长出的水泥柱子,如举重的运动员稳稳地托着楼体,让人在担心之余更多的是惊叹。寸土寸金,不仅在这里被放大,且诠释得更加真切和形象。在这么复杂和险恶的环境里,竟能建起如此精致的山城,你不能不佩服白河人的智慧和坚毅。当然这只是白河精神的冰山一角。拥有“三苦”精神优良传统的白河人,凭着“愚公移山”的意志,开山、造地、改河,硬是在“山大、沟深、地无一平”的地方,建出了一座城,让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称心如意。

虽然没有一马平川的地理和四车齐驱的街道,但这并没有影响白河县城的功能。就在这密密匝匝的楼群中,白河县的党政机关、学校、文化、企事业单位齐聚于此。一条弯弯曲曲的街道,在高低错落的楼群间,曲里拐弯走进去,便湮没在楼群里。打开窗,半个县城都在眼底。喊一声,整条街巷都可以听到,但走起来,也许

得花一些功夫。虽然县城很小,大半天功夫就可以转完,但却小得经典,小得雅致。该有的机关部门、该有的生活设施,都一应俱全。抬头看山,山,高峻连绵,巍峨入云;低头看水,水,空明澄寂,一派纯净与爽朗。在这里,你听不到轰轰的机器轰鸣,有的只是青山绿水,有的只是花香鸟语。那种悠闲与散漫,安逸与祥和,岂能在大城市里获得?

街上行人不多,来来去去的都是熟识的或是沾亲带故的,互相问候,或是招呼去家里品茶喝酒。在一座城市里,能与熟识的三五好友,经常相聚,互叙情感谈天说地,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恣意!因为地处秦楚边陲,时而属秦,时而为楚,所以,秦楚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街两边的商铺里,既有从西安运来的商品,也有从下游十堰进来的货物,较为丰富。虽然店里的生意,像街上的人一样不紧不慢,但店主却一点不着急,好像他们开店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享受生活一样。

不经意间,便从城里走到了汉江边。自西向东的汉江,像这块土地上的人一样,终年四季日夜不停地奔忙着。新落成的堤防如巨龙般,守护着整个城池的安全。天很高,水很宽。对岸的青山,青山的丛林与藤蔓芳草,还有近岸的城市建筑,都齐刷刷地、一无例外地倒插在水里。这么幽深的水,竟能如此清澄、透明,让人不能不叹为观止。面对这清纯真切的水,我们除了一种超然的享受外,就连五脏与六腑、心事与灵魂,都被洗得清亮清亮、干干净净。

上篇:寻缘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8/2016082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8/29/12959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