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聂志宽常说:“包装要回归环保,更要安全”。去年端午前夕,他们为超市赶做粽子。湖北一个供货商送来一车粽子叶,验收时,他发现粽叶不新鲜,个别叶子还有霉点,他当即拒收,宁愿付给其2000元运费。后来,改用了安徽黄山略带香味且原生态的粽叶。
研发务实
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革新,大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聂志宽都将工匠精神贯穿其中。这些年市场浮躁,急功近利,不少食品企业重广告轻研发,盲目炒概念。但他不追时髦、不赶潮流,而是结合实际、结合本地特点、结合人们的营养需求、结合市场的调查,研发出实实在在、美味可口、有营养价值的产品。针对现代人吃得太精细、易患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情况,他研发出膳食纤维食品。用了三年时间,经过反复试验,多次征求专家和消费者的意见来确立配方。为研发这个产品,他和省内几家大专院校缔结了产业联盟。他开发的秦式月饼和长安饼,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全国颇有影响,并获得了陕西省新产品研发科技奖。经他创新研制的迎春糕、鲜花饼、老式桃酥等产品,获得省、市级金奖和银奖多达13个。
2014年9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让月饼回归它的本来寓意,为老百姓做放心月饼”的聂志宽访谈节目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聂志宽都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技术。二十四年来,志宽食品从产品到包装追求环保、朴实无华、真实自然、货真价实,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名牌产品。
生产务精
有了好的原辅料和新品种,生产和工艺也十分重要。生产过程实际上是采购务真和研发务实的落脚点,不敢有半点马虎和怠慢。为把生产务精落到实处,聂志宽亲临生产一线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实施。工艺流程科学管控,标准化生产,不合格产品绝不出厂,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要求流水线下来的产品个个都是精品。志宽食品现在生产的水晶饼,仍坚持传统工艺。糖板油切成肉丁后,必须在瓷缸里腌制一段时间。为了提高生产率,有些厂家生产水晶饼用上机器,改变了配方,但在他的公司,始终坚持手工制作。尤其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至关重要。能不用的坚决不用;必须要用的,严格按国家颁布的计量标准执行。
聂志宽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每批产品出来后,他都要亲自品尝。有一次,一批水晶饼刚刚出炉,他尝了一个,感觉味道不对,便叫来车间主任和工人尝,都说没有问题。他又尝了一个,还是感觉不对,就让公司化验室把水晶饼再化验了一下,数据显示也没有问题,但他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责任感,硬是说服员工将这批食品全部销毁,并将上千斤的馅料全部倒掉。
传播“工匠精神”
聂志宽不光做好食品企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宣讲传播“工匠精神”。他先后担任了省、市、区创业专家指导团导师、未央区政协支持小微企业专家指导团导师、团市委青年聚(青年之声)专家指导团导师,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民间商会、民主党派纷纷请他讲课,而他讲的最多的就是“工匠精神”方面的内容。他讲自己如何运用精细化管理来促进企业发展,讲自己如何在生产经营中诚信待人,讲自己如何帮助员工尽快成长等等,很受欢迎。
西安志宽食品公司为何能在市场的风口浪尖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聂志宽和他的员工们忠实践行着“工匠精神”。二十四年来,聂志宽和他的烘焙企业赢得了诸多社会荣誉:国家工商总局“光彩之星”、陕西十佳烘焙企业、爱心明星企业;志宽商标被评为陕西著名商标,成为我省烘焙行业的名片;聂志宽本人被授予爱心大使、扶贫帮困楷模等称号。2015年,他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展望未来,聂志宽满怀信心地表示:我要以身作则,带领员工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精心打造放心食品,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本报记者 田永刚 本报通讯员 张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