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北与华东实现高铁直连

——记者体验西安至上海“6小时”高铁圈侧记

2023年09月12日

“阿拉坐高铁,要回上海了!”9月10日上午7时许,西安北客站入口处,几名旅客打起的横幅引起不少旅客围观拍照。61岁的夏建中和9名上海同乡穿着统一的T恤,拍照、留念、接受采访,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10名免费体验西安至上海首发高铁的“老上海”均年过六旬,不善言谈,但提起坐车回上海的经历,大家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要20多个小时”、“我坐过汽车回上海”、“还坐过轮渡!”……

快:千里江南一日还

34岁的西安人黄莹是名歌迷,她经常坐飞机到全国各地追星看演唱会。9月10日,歌手陈伟霆在上海举办演唱会,恰逢高铁开通日,她便带着妈妈乘坐高铁到1512公里之外的上海赴约。

“600多元的票价还能接受。”黄莹说,乘坐高铁比飞机似乎还节省时间。她一边说,一边掰手指头算了起来,西安到上海飞行时间两个小时左右,加上候机时间,往返机场的时间,高铁同飞机比,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

西安到上海的高铁,每天从6:23分到15:49分,陆续开行9个车次,累计可发送旅客10008人。上海返程从6:17分到17:05分。两地运行时间从5小时58分钟到7小时33分钟不等,可轻松实现一日往返。

六十年代,无论是上海到西安,还是西安去上海,旅途遥远又曲折。67岁的乔宗树出生于上海,1966年,在上海钢铁厂工作的父母响应支援西部的号召,带着他和三个弟弟来到西安。提起第一次来西安的经历,乔宗树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候南京长江大桥还没有建成,火车到南京,需解编乘坐轮渡到达对岸。“同现在去海口的火车一样,很麻烦。”乔宗树说,那些年,回趟上海很不容易,票不好买,旅途时间又长。有时候,遇到急事,只能坐长途汽车。

“高铁开通了,起个大早,中午就能到上海了!”乔宗树说,乘坐普通列车一般都需要十几个小时,旅途时间有些长。

稳:硬币竖立20秒不倒

1990年以前出生的人基本都做过这样一道数学题。火车铁轨长12.5米,车轮经过连接处会发出咯噔的响声,问经过多少声响,火车跑了多少公里。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高铁无缝钢轨根本感觉不到咯噔的声响,甚至连明显的颠簸感都没有。

25岁的张宏宇是高铁发烧友,2012年以来,他经常参加一些首发高铁的体验活动。这次,在西安交通大学读研三的他代表数百名网友体验西安至上海高铁的舒适度。西安开车后,他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硬币检验列车的颠簸度,尝试着在车窗沿边竖立。一次不行、两次不行……经过五六次的实验,硬币成功地被他竖立了起来。

“网上有个外国人,在京沪高铁尝试竖立硬币的视频,我也想试试。”他说,匀速情况下,硬币可以轻易保持20多秒不倒,说明这趟列车稳定性很好。

“这是中国制造的骄傲!”张宏宇说,中国工人很伟大,他们的技艺不是传说中的全方位落后于德国和日本产业工人。

西安铁路局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副主任余听康说,此次西安北到上海虹桥站开行的列车为CRH380B型智慧型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实现了计算机精准操控,在提高了正点率的同时,也释放了司机为了随时控制最高速度投入的精力。司机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平稳驾驶方面,如:在遇到上下坡变坡点、弯道拐点、甚至一节车厢出现一半上坡一半下坡的情况时,司机可加速保持列车拉紧状态,降低晃动系数。

同时,列车采取了系统实时检测处理、自动调节列车运行动力等措施,保证了旅客的平安和舒适。

舒适:二维码提供个性服务

9月10日,36岁的问卓君带着父母乘坐高铁赶往上海。这位质朴的陕西汉子看到座椅靠背的服务指南上有两个二维码,他便拿起手机扫描了西安客运段的二维识别码。经过咨询,原来,他扫描的二维码是西安铁路局打造的“二维码服务”功能。

“空调温度高了低了,可以通过二维码及时得到调整!”西铁局客运处处长王建林说,旅客可以通过二维码对列车服务质量、卫生环境等进行评价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后台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此次列车的高品质保洁确保旅客乘车环境整洁干净无死角。“我们就是保洁天使!”48岁的侯喜莲和7名同事担任此次列车的保洁工作,她们用自己的双手保证旅客接触的每个部位看着舒心、用着放心。侯喜莲眼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发现走廊半个指甲盖大小的面包片,立即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有水渍,马上拿起卫生纸吸湿。

一路上,侯喜莲依靠三个保洁利器(一双手套、两把刷子、一部仪器)确保每个死角卫生达标。她说,一寸半宽的大毛刷,用来清洁车门缝隙;一寸的小毛刷,用来清洁六棱钥匙口。

“手把、扶手等部分,我们用仪器检测细菌值。”西安客运段保洁主管贺建民说,一旦发现细菌超标,立即清洁。

“8月份,我们乘坐试验车进行了581服务新标准演练。”列车长雍荣说,581就是“我帮你”的意思,要求进一步改变管理旅客的思维,采取引导、提醒、无干扰等措施强化服务功能。当天,他们6名高铁列车员用行动向旅客展示了西部高铁的服务水准。

实惠:旅客出行成本在降低

“高铁是不少散客短途旅游的首选交通工具。”当天,西安铁道国际旅行社资深导游李丽带着工作人员到上海考察,希望依托高铁拉动两地旅游。她说,宝鸡高铁、大西高铁、延安动车和郑西高铁开通后,来西安旅游的散客中,不少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西安至上海高铁开通后,旅行团选择高铁出行效果虽然不会几何式暴涨,但对散客和单位旅游是一个较好的出行工具选择。

“高铁对航空有一定冲击。”西安国旅导游樊景说,最近,西安到上海的机票基本在600元到700元之间,有的票价甚至低于高铁。“良性竞争,对旅客来说,是件好事。”

“从大地原点出发,辐射全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明年西成和宝兰高铁开通、西安“米”字形交通一日圈形成后,可大大提高旅客高速度的出行需求。

本报记者 薛生贵

上篇:没有了
下篇:推动客运服务上台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9/12/12648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