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劳模创新樱桃红

——澄城县李忠贤劳模创新工作室记事

2023年09月12日

李忠贤担任澄城县郭家庄村村干部30余年来,以一名渭南市劳模的热情,在创业致富路上瞅准目标、创新拼搏、苦干实干,闯出了一条带领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新路子。2015年被评为渭南市劳动模范,2016年4月李忠贤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挂牌。在他的带领下,郭家庄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陕西省小康示范村。

所有成绩和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李忠贤和工作室成员的心血、勤劳、智慧和汗水。

敢闯敢干 育新型产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郭家庄村主导产业尚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终年辛劳,仍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李忠贤作为一名年轻农民,不甘贫穷,苦思冥想,积极寻找致富门路。

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呢?想过养猪、种菜……1985年,时任村主任的李忠贤,自己垫资组织部分村民赴山东考察苹果产业。回来后,他带头在10亩责任田里栽上了苹果树,带动全村发展苹果园500亩。怀着对致富增收的迫切愿望,他请专家、学技术,精施肥、严管理,五年后苹果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此后,该村掀起了苹果栽植的高潮,成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与时俱进 促产业转型

2000年以后,由于苹果产业品种单一,市场下滑,农民收入锐减,苹果发展陷入低谷。就在大家苦苦等待苹果市场好转之时,李忠贤组织10多名村里的“能人”到山东实地考察樱桃栽培技术。回来后,他聘请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和渭南园艺站的专家当“顾问”,挖掉自己家的苹果树,栽了10亩樱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当年栽植樱桃200多亩。

之后,他四处奔走学习,潜心钻研技术,把自己的园子作为村民现场取经的“试验田”,边当学生,边当老师,把“真经”传给群众。2004年,樱桃挂果出园价每斤卖到了10元,而当时的苹果每斤才卖几毛钱,这引起了轰动效应。

致富的金钥匙找到了,但产业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解决村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苗木引进、技术培训、市场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问题。经充分论证,李忠贤与樱桃种植“能人”商议,很快注册了“真仕佳”品牌,组建了专业合作社。

2009年春,他再次带领10多名“能人”赴山东考察学习,在自己的挂果园建起了大棚。大棚樱桃成熟时间提前到4月中旬,棚均收入8万多元。近年来,他每年都带领团队“能人”去山东,走铜川,上杨凌,咨询省市专家,考察示范果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每年举办培训班在10期以上。目前,该村大棚覆盖、苗木组培、SOD牛奶+蜂蜜、有机肥使用等技术已全面推广。郭家庄樱桃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村一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型升级。

延伸链条 带农民致富

产业的发展壮大,除了基地建设之外,需要延伸链条,还需要龙头带动。经努力,李忠贤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润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了樱桃产业发展。公司年产无毒脱菌樱桃苗木50余万株,带动了周围镇村樱桃产业的发展,该镇樱桃面积扩大到1万多亩。尤其是该公司挂果见效的250亩大棚樱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樱桃生产示范基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劳模的他和他的团队,团结、创新、引领,不仅使郭家庄村的樱桃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农家乐、樱桃园旅游观光、美丽乡村建设也有了大跨步发展。目前,该村樱桃达到4000亩,其中大棚樱桃350亩,樱桃品质达到绿色无公害要求,产品远销北京、成都、重庆、沈阳等地。2015年,全村仅樱桃一项收入4000余万元,人均收入2万元。

今年,全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在该村动工兴建,澄城首届樱桃文化艺术节在该村成功举办。据统计,今年樱桃收入比上年增长25%以上,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郭家庄村成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李忠贤和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以劳模的荣誉和担当,以农村基层干部和“能人”的朴实和追求,使郭家庄村乃至全镇的樱桃红了,有名了,也使农民群众的小康日子红火了。 本报记者 古晓娟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多举措营造安全生产大环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9/21/12681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