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直面挑战大胆创新
记者在宝鸡机床集团采访中了解到,李晓佳近几年参加了多项中高档新产品、国家重大专项机床的试车、调试和售后服务等任务,以及5轴联动车铣中心、国家重大专项CK7516GS、带日本机器人的轮毂柔性加工单元、高速加工中心FV-6、CH系列车削中心、QK系列管螺纹车床等,在承担这些任务过程中,没有现成经验借鉴。他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年轻人。近年来他先后带出来10多个徒弟,徒弟又带出了自己的徒弟。每次主要任务,李晓佳和他的工友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零件的试车任务,保证了新产品及时推向市场。
早在2006年,有家日资企业订购了一批全功能数控车床,用于加工汽车新型变速箱的零部件。58种关键零部件都是设计出来第一次加工验证,要涉及130道工序,不仅仅是加工,还有工装工艺的合理性验证,为了尽快完美交工,李晓佳彻夜在车间做试验,摒弃了原有的加工模式,试着采用新型方式,对客户提出的加工方案和外商一次次探讨,终于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完成任务,为客户新产品的尽快投放市场争取了时间,赢得了日资公司对宝鸡机床产品的认可。
宝鸡机床集团公司第一台QK1235管螺纹车床投放市场时,南京一用户要加工导程34mm、牙深15mm、牙宽10mm的管接头,当时客户跑了国内好几家机床厂都没能试切成功,打听到宝鸡有合适的机型,就慕名而来。经过李晓佳和技术人员一个通宵的实验,终于成功。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李晓佳不断总结,摸索规律,形成自己的一套加工方式,先后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每一次的鲜花和荣誉,每一次成功与掌声,企业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宝鸡机床集团就像沃土,为我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了我学习、发展的平台。”李晓佳说。
本报记者 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