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勤
1984年,北京举行国庆大阅兵。我们连队有八位战友参加了阅兵。作为一名已经具备了参加阅兵仪式资格的士兵,由于某种原因,最终未能如愿参加阅兵仪式,成了我终生的遗憾。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每当提起它,我的激情还在燃烧。
1983年10月,我参军来到了部队,三个月新兵集训后就分到了连队,可在连队不足半年的时间,我们炮兵团又开始了走正步的大规模训练。整日地站军姿,走方队,踢正步,喊口号,唱军歌。这与我们新兵训练的项目大致相同。当时我有点疑惑,这新兵刚刚训练完,大气还没喘过来呢,咋又接着训练呢?
心中的疑团很快被解开了。首长说,10月1日,北京要举行阅兵仪式,我们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检阅,届时,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全国各地人民都能够看到我们的军容。首长说,我们不苦练中不中?我们说,“不中”!回答声坚定而响亮,似有气壮山河之感!
训练场上,,我们士气高昂,吼出来的一二三四响彻天空,走正步时那落脚,踢腿,摆臂的声音干净利落,整齐划一,步长与抬腿高度无需用尺子去量,绝对75公分的距离,绝对35公分的高度,用团首长的话说,我们一千多个兵,是一个兵的动作,一千多名军人的方队,是一个老兵的方队。
其实,这样的成绩,是经过了苦练、拼命练才换来的。没有一个群体不经过苦练,就能达到这样效果。我们营一连的一个排长,在训练的时候,脚底上扎进去一个铁钉子,他咬着牙,一声不响地走完正步的方队训练。训练结束,他的脸色苍白,在他就要倒下的时候,几个战友发疯一般地送他进了团部卫生院。
我们的腿肿了,脚崴了,可大家都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尽管晚上大家捶腿、泡脚、按摩地“折腾”,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
我那时候,刚刚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每天晚上脱鞋的时候,都是战友帮着,否则脚肿得根本就脱不下鞋来。当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受多大的苦和累,也要到天安门前,接受首长的的检阅!
训练期间,正值东北的三四月份,依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我们手冻裂了,流血了,回去后,用热水烫烫,到了下午,依然站在大风口上,照样高喊着“一——二——三——四”,照样高唱着“我是一个兵……”
通过三个多月的集中训练,师部传出命令,从每个连队里挑出个头在一米八以上的兵,其余人员,全部按照日常的各科军事项目训练。我们明白了,我们这些不足一米八的低个子兵,是参加不了大阅兵了,一下子我们就像被放了气的气球,全泄气了!当然,通过首长对我们的教育和解释,不满和抱怨的情绪很快就消退了。
尽管我没能参加阅兵仪式,但是,阅兵队伍中有我们的八位战友,我们依然很兴奋,很自豪。因为他们能参加,就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在国庆节那天,我们全连集中在会议室里看实况直播,当我们的战友出现在电视荧屏时,甭提多么高兴了。
三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可回忆起来,当年的情景却似在眼前。虽然,我没有参加那次大阅兵,留下了遗憾,可每每想起战士们训练的场面和战友们参加阅兵的情景,还是热血沸腾,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