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将在陕西开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举办的首次中国艺术节,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将携剧目参加,文艺创作新成果新风貌将在此集中接受人民检视。与此同时,这也是在评奖改革中成功“瘦身”的中国艺术节的首度亮相。本届艺术节有哪些看点与亮点?如何体现文化惠民的主旨?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
展示攀登“高峰”最新成果:聚焦中国梦唱响主旋律
这是文化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攀登艺术“高峰”的一次具体行动与成果展示。诸迪介绍,广大艺术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作生产优秀艺术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文艺创作活力迸发,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文艺气象焕然一新。57台第十五届文华奖评奖终评剧目是从全国各地、各相关单位申报的近200台剧目中经过初评遴选出来的,涵盖了京昆、地方戏、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中直院团、部队等均有剧目入选。同时,还将组织国内部分优秀作品,邀请港澳台地区作品参加演出,并举办“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十一艺节’专场演出”、中国民族器乐系列音乐会等。
“这些作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优秀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诸迪说。
除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外,本届艺术节首次将书法篆刻作品、摄影作品纳入中国艺术节展览框架之中,与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十一艺节”专场演出一起,进一步丰富了艺术节的品种类型。
美术、书法、摄影这三个展览将从10月15日一直展出到12月15日,为期两个月,全部免费开放。诸迪说,展览的持续时间长、观展时间更加自由,上届的美术作品展览持续了3个月,最终有近30万人次观看。
作为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因形式灵活、“群众当主角”的特点近年来愈发受关注。第十七届群星奖确定84个作品入围决赛,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正能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突出,代表了近年来群众文艺创作的优秀成果。而且所有作品在参评过程中,均深入基层进行演出,初选过程中,各地共举办展演选拔1.43万场,观众达1083万人。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