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评奖“瘦身”评论“加码”:发挥价值引领审美引领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压缩评奖项目和奖项数额,健全评奖机制,文化部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项目只保留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1项。本次文华奖评选是实行文艺评奖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评奖,原有200余奖项,“瘦身”至总共20个奖项——文华大奖10个、文华表演奖10个,含金量大大提升。
如何更好发挥评奖的导向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获奖剧目的社会效益?
诸迪说,要加大对优秀剧目的推广力度:获奖的十台剧目评选出来后,将对剧目演出单位和所属文化厅局提出要求,制定下一步展演、巡演计划,不仅推动演出商、经销商采购这些优秀剧目,也鼓励各地把这些优秀剧目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里,加大公益演出的推广。文化部也将在各种展演活动中,把获奖的优秀剧目纳入其中,加大巡演力度,使更多百姓能够看到这些优秀作品。
在评奖压缩的同时,加强评论的价值引领和审美引领作用:通过评论使更多观众了解这些剧目,并走进剧场观看,起到导赏、导览作用;通过专业评论进一步打磨、提高剧目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质量,由“高原”向“高峰”攀登,成为留得下、传得开的艺术精品。
坚持节俭强化监督:不搞铺张奢华确保风清气正
根据“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的办节原则,本届艺术节开闭幕式均不搞大型文艺演出,力求简洁、质朴而不失隆重,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
诸迪说,在艺术节筹备过程中,对场馆的新建改建工作坚持节俭务实、厉行节约的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同时,做好节后场馆的利用工作。
“十一艺节”筹委会和组委会非常重视艺术节筹办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规定,加强审计监督。诸迪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确保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风清气正,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和陕西省纪委、监察厅以及文化部有关部门、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纪检组(纪委)负责人以及相关同志共同组成监督委员会,将对“十一艺节”期间各参加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情况以及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影响公平公正评奖的违纪违规问题等方面开展监督工作。
免费低价惠民演出:共享文化成果提升艺术素养
为让更多老百姓走进剧场,本次艺术节实行低票价惠民,在100多场演出中,票价最低20元,100元以下的低价票占到总票数的65%,还将组织邀请农民工、环卫工、困难家庭、武警部队官兵、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场馆建设者等人群免费观看演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展览展示活动免费开放。
从10月18日开始,群星奖参赛作品将开展20场惠民演出,覆盖陕西全省。并将组织2场历届群星奖获奖精品展演,荟萃来自18个省份的24个群众文艺精品。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将举办全国广场舞展演和中国农民画精品展。这些惠民展演充分体现中国艺术节“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 新华社记者 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