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您找程经理啊?没在办公室,可能就在场站哪里检查设备呢!”——几乎只要有人来找他,十有八九隔壁办公室的员工都会这样回答来访者。他就是程玉明,神渭管运公司神木生产中心经理、党总支书记。来到神木已经三年多了,他逐渐养成了快步走路的习惯,而且越走越快,一来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来也是工作养成的习惯使然,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公司处于创业建设期间,大事小事都多,今天不干完明天还有新的任务,真是不敢拖,拖不起,只能跑快点,多干点,心里也踏实点。”
迎难而上高楼平地起
难,更要迎难而上。2013年7月,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程玉明来到位于神木县红柳林北侧的一片荒地上,开始负责神渭管运公司神木首端场站建设工作,当时在他的眼前只有漫无边际的黄沙。2013年9月,为了更好地促进场站建设,他果断舍弃了公司在神木县城舒适的办公条件,同员工吃住在一线,克服风沙、严寒、酷暑等不利条件。督促EPC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人员、物料、设备尽快到场,督促接通施工水电和道路,使项目具备基本开工条件。同时,他积极奔走于当地政府以及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完善各类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宣传神渭管道输煤项目高效、清洁、绿色、安全等优点,最大限度为项目开工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通过不懈努力,神渭管运公司神木首端场站于在2013年底顺利开工建设。
自项目开工以来,程玉明全力督促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努力克服陕北地区降温快、有效施工时间短等困难,在一年多时间里,储煤仓、栈桥钢结构、破碎车间、驱动机房、锅炉房、制浆车间、主泵房、储浆罐、喂浆泵房、蓄水池、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浴室、加压泵站、110kv变电所等所有单位工程的土建施工均顺利完成。
真抓实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015年,程玉明将安全管理作为年度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首先便是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他始终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督促EPC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安全员旁站制度,组织EPC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罐区和制浆车间施工区域分别进行了消防安全演练和应急救援演练,验证了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其次,程玉明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强调要突出安全管理重点和针对性。如:在栈桥钢结构施工阶段,重点加大了高空作业、高空坠物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在储浆罐施工中,重点加大施工用电和防辐射安全管理;在棒磨机安装阶段,重点加大了吊装作业、交叉作业等环节的安全管控力度。
最后是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一方面他要求各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经EPC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另一方面,他以“百日安全活动”、“安全月”、“雨季三防”、“冬季三防”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敢为人先,党员干部好榜样
“兵分四路,一定要把这条临时供水管线抢回来,出发。”下达完指令后,程玉明便匆匆带领一组人展开了供水管线排查工作。
2016年1月22日,神木县温度骤降至零下25度。神木首端场站地处距县城13公里的半山上,气温更低。经巡检人员巡查发现生活水箱水位迟迟不见上涨,经过排查发现首端场站临时供水管道已被冻住。当时各车间主要设备正在进行调试,部分设备已经投入正常运行,且当时共有驻站人员130人左右。一旦停水,不仅会影响首端场站员工的正常生活,更可怕的是因锅炉停止供暖而导致的设备和管网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后果不堪设想。时任神木首端场站站长的程玉明当机立断,立刻集合全体党员组成抢险突击队,兵分四路进行排查和抢修。
由于当时温度实在过低,用来解冻管道的汽油喷灯已经无法使用。他立刻带领几名员工在荒地开始拾取能点火木材,艰难地把管道冻结处的火生了起来。此时,在这阵阵的暖意与火光下,他才发觉手脚已被冻得红肿生疼。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晚上23时抢通供水管道,为公司、为项目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6年7月份,根据项目建设即将转入生产的实际,神渭管运公司将原先的神木首端场站更名为神木生产中心,程玉明被任命为生产中心经理,同时成立了党总支。在8月28日举行的党总支成立选举大会上,他又以全票通过被选举为党总支书记。在会上,他又一次动情地对党员讲述抢修供暖管线的事情,他说:“作为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就要冲在最前面!越是遇到危险困难,共产党员越是要冲在最前面!”对于以后党总支的工作,有点“争强好胜”的他表示:“我们和公司机关在一起办公,不光生产组织要做得最好,党建工作、党员职工思想凝聚力也要走在其他党支部前面,这个龙头我们一定要带好!”
走过四十“不惑”的年纪,不能改变他对这片土地的挚爱。步入五十“知天命”时光里,他对待工作却更加拼命。一砖一瓦,他见证了神渭管道输煤项目在这片广袤的荒漠中崛起,而他的脚步更加坚定。 (樊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