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无声世界里的阳光少年

2023年09月12日

10月18日晚,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参赛作品惠民展演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山西、湖北、天津、宁夏等地的优秀剧目齐聚一堂,由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展演的舞剧《大老碗》迎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舞蹈用诙谐幽默、热情奔放的编排手法,表达了热情好客的陕西人民给八方宾朋送上一份热腾腾的“老碗面”。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参赛剧目是由18名听障孩子精彩演绎的。音乐再悠扬,他们听不见,节拍再鲜明,他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都是老师“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都是老师用手势传达。

在这群孩子里面,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由于身体上的原因,他们缺乏平衡感,同样的动作,却要比常人付出几倍甚是几十倍的努力。

每天早上,他们自发性进行体能训练:跑步、压腿、下叉、踢腿等。下午利用大课间时间,面对着教室里的镜子,反复训练面部表情,力争做到收放自如。晚上下了晚自习又开始整个表演的完整训练。

律动老师于海涛说:“学生练习多少遍,老师就要跟着指挥多少遍,并要充满激情和力度,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投入到舞蹈的情绪中去。”

台上短短5分19秒的展演时间,台下却需要数以万计地训练、打磨,只为艺术的精益求精。一次翻滚训练过程中,19岁的九年级同学李腾右手腕不小心扭伤,老师劝他去休息,可是他愣是咬着牙坚持训练,一只手跳舞。17岁预科班的刘佳乐同学,早年因腰部受伤,可他即便是天天贴止痛膏也要跳舞,谁不让他跳就跟谁发脾气。

无数次的摔伤、扭伤他们都忍着痛,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为了展示特殊人群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

本报记者 杨涛

上篇:网调近两成应届生愿意加入百人以下创业公司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0/20161027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0/27/1277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