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北矿业:“国际领先”背后的故事

2023年09月16日

“技术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在9月中旬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陕北矿业公司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SM-SP)工业试验项目得到了与会专家如是评价。

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工业试验项目由陕北矿业公司和上海胜邦公司共同研发建设。“国际领先”主要体现在技术优势,其产品出油率高,热解反应和气固分离快,焦油结焦少,装置能耗低,节能环保。特别是焦油总收率超过15%,粉焦总收率达到68.68%,煤气产率为6.09%,主要指标在煤化工技术中遥遥领先。

筑巢引凤 项目落户乾元

如此“高大上”的项目为什么能落户乾元?好多人不解,甚至连陕北矿业公司的职工也摸不着头脑。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作为国内一流的能源化工企业,一直

“上下求索,始成制胜之道。”2016年9月5日,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正式在公司成立“煤炭分质利用工业试验基地”。

破茧成蝶 技术逐步成型

2015年5月15日,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工业试验装置正式建成。然而,困难却才刚刚开始。在试运行中,技术难题不断出现,公司联合上海胜邦一一闯过了难关。

2015年9月18日,项目开始试运行。经过133小时连续运行,发现了众多问题,特别是煤气带焦油影响风机稳定运行,烧炭器粉焦跑损影响环境。风机不能稳定运行,数据便不能定型;不能解决环保问题,就无法在市场推广。面对难题,双方技术人员群策群力,积极参考其他工艺,增加了电捕焦油器和烧炭器外旋风分离器,在反复试验中顺利渡过了难关。

2016年5月,技术人员发现油品含有部分重油,主要是由于所用的蒸汽品质低,满足不了分馏系统伴热和加热需求。以来,陕煤化集团就注重整合各方资源,集聚内外人才,致力于探索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煤转化技术。而陕北矿业公司作为陕煤化集团在陕北地区扎根最早的企业,近年来更是肩负着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

天道酬勤。2014年,上海胜邦公司欲联合相关企业将实验室里的煤化工技术进行工业化。得知消息后,公司领导组织相关专家对其技术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适合公司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由于乾元化工基地周围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拥有大块未开发的土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项目顺利落户。

2014年10月,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工业试验正式开工建设。公司专门成立了中试项目部,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予以全面保障,并与上海胜邦公司通力协作,不断优化设计,加快施工进度。同时,招聘了大量化工专业学生,通过外培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全力强化专业素质。在项目建设中,为降低成本,该公司还充分利用了循环水、焦油储罐、氨水池、横管冷却器等公用设施。为进一步验证煤气、粉焦的收率和性质,长周期考查主要设备机械的运行稳定性,最终为百万吨示范装置设计取准基础数据,公司再次对试验装置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增了两台泵、三套泵机封、烧炭器过热蒸汽管和伴热蒸汽管。

在一年多试验中,装置累计运行时间超过2000小时,取得了大量的工业化试验数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于2016年8月20日至23日进行了72小时现场标定,标定结果为:该装置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能源转换效率80.97%,焦油产率17.11%,是葛金干馏收率的1.5倍。

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李金柱副主任介绍,该技术焦油收率高,产品半焦洁净,有助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和京津冀鲁豫地区减污治霾。中国石化联合会三届理事会会长李勇武指出,其出油率高,能够稳定长周期运行,且2万吨规模试验已为工业化放大提供了重要保障,将引领我国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产业健康发展。 (安文光)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两学一做”再加热升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1/01/15697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