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春莲)进入11月份,煤价持续上演“煤超疯”。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再次刷新年内新高,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突破700元/吨大关。为了防止煤价剧烈波动,日前,发改委再次召集煤企开会。同时,发改委在其官网上还发布文章称,随着煤炭库存的大幅上升,一些煤炭骨干企业已经开始主动下调现货动力煤价格。
据了解,神华11月份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长协价为585元/吨,较10月份上涨37元/吨,但比市场成交价便宜了一百多元。
此外,随着煤电长协谈判的启动,有消息人士称,发改委要求神华等大型煤企在2017年供应合同中,将价格限制在当前或更低水平。分析师表示,煤价的走势主要还是看供需,限价的作用不大。四季度市场供应缺口依然存在,年内动力煤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
笔者了解到,发改委近期召开了规范煤炭企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
发改委在会议通知中表示,近期煤炭价格急剧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心,召开此会的目的是“为了切实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防止煤炭价格剧烈波动。”此次会议由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联合经济运行调节局召开,参会人员为煤炭生产企业(集团)中分管价格工作和市场销售的人员。
与此同时,发改委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重点电厂和港口存煤回升,煤炭企业主动下调现货价格》的文章表示,预期近日电厂和港口库存将继续攀升,可有效保障迎峰度冬期间发电和供暖用煤需求。随着煤炭库存的大幅上升,一些煤炭骨干企业已经开始主动下调现货动力煤价格。
从9月份至今,发改委为大涨的煤价“操碎了心”,接连召开煤炭会议,主要是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呼吁先进产能尽快释放产量,保障冬春季煤炭供应,同时坚持去产能决心不动摇。
10月31日,神华在集团官网上发布了名为《冬季供煤有保障煤炭价格将趋稳》的文章,称“煤价不排除出现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但不具备持续上涨条件”,因为“煤炭的供给面迎来了明显的转变”。但与神华的表态相反,进入11月份,煤价仍旧持续暴涨态势。11月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连续十八期上涨,报收于607元/吨,环比上行14元/吨,继续刷新年内最高纪录,而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突破700元/吨大关。但神华等大型煤企却已经开始带头降煤价了。
神华下水煤11月份现货煤价将参考CCI指数等,以旬度算数平均价减10元/吨而定,11月份长协和现货价格的比例由10月份的4.5:5.5,调整至4:6。而神华11月份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长协价为585元/吨,较10月份上涨37元/吨,但比市场成交价便宜了一百多元。
实际上,随着煤电长协谈判的启动,相关部门更加希望保持煤价的稳定。
上周,发改委召集神华等四家大型煤炭企业、华能等七大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中煤协、中钢协、中电联、交通运输部水运局、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等单位召开特急会议,研究加快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有消息人士透露,会上,发改委要求神华等大型煤企在2017年供应合同中,将价格限制在当前或更低水平。
“发改委干预,主要还是希望煤价稳定。”相关专家认为,以前几年的经验来看,全年一口价难以执行,到最后还是随行就市,按照市场价格来走,这样煤电双方都比较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