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用“一日工”规避了成本却输了未来

2023年09月16日

“没有最短,只有更短”,东南沿海等地企业用工短期化呈现越演越烈的势头,为了规避缴纳社保带来的人工成本,“一日工”成为很多企业常用的用工方式。(11月7日《第一财经》)

企业用工是相对长期化好还是短期化好?我不是做企业的,但我敢肯定是相对长期化好。用工相对长期化,一来员工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对较好,二来用工相对长期化,员工就会产生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这将会有利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企业长期发展。

诚然,按照《劳动法》,企业一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就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保等。对企业而言这是一种成本付出,但这是每个企业必需的成本付出。为了规避这一必需的成本付出,企业采用“一日工”的方式,虽然“算盘打过了头顶”,却是一笔“片面账”“糊涂账”,打的是“小算盘”,暴露出企业不求长远、得过且过的短期行为。

任何时候,对一个企业而言,是很需要有技术的员工长期稳定下来,这也叫企业的经营之道。显然,企业采用“一日工”的方式,是不具备“员工”意义的,不过是花钱请来的“临时劳务者”,只拿工资的局外人,并无“道”可言。

现在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在企业要有“归属感”。无论是“主人”也好,“归属感”也好,不离其宗,就是要把企业的事当成自个儿的事,而不是只拿工资的局外人。然而“主人”和“归属感”是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企业规避了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也同时规避了劳动者权利。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相对固定的员工,才有利于企业发展。如果员工一日一换,肯定不利于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实现。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凝聚力量,采用“一日工”,基本的劳动关系都没有,天天都是新面孔,干完事走人,从何处凝聚力量?

时下,国家正大力提倡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应当说,每个企业都应是“中国智造”承担者,而实现“中国智造”要靠科技、靠人才,靠企业创新力,采用“一日工”这种不求长远、得过且过的企业,只能够规避必要的成本付出,却一定成不了“中国智造”承担者,甚至没有未来。 (张绪才)

上篇:托举生命的天使
下篇:用好稳岗补贴 保障职工权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1/2016110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1/09/1572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